第12节(3 / 6)

王就要开始收拢人心,这回他终于高调了一把。

他在关隆、蒙山、安山的主城,开设免费恩科,邀请天下学子参加,秀才、举人、进士一齐统考,凡是取得功名者,不仅赏以重金,还允诺重用。

这简直就是在蛊惑天下文人:来啊,投奔我啊,跟着老子一起造反吧!考试不要钱,考上了功名,我倒贴你钱,还要重用你,好好跟着我,说不定还能混个功臣当当。老子有地有钱有兵,还这么开明,你们跟着我才有前途!

情操高尚的才子们,一边如痴如醉地破骂楚王阴险狡诈卑鄙无耻……一边暗地里到处寻着举家迁至陇西的法子,一时间马车、马匹供不应求,运河、河道川流不息,朝廷禁令、城主禁城也阻挡不了这股投奔的浪潮。其他诸侯一边看管住自己的人,一边效仿楚王招人,可惜山不如人家高,庙没有人家大,名头没有人家响,效果显微。

身置陇西的读书人可算占了先机,主场作战,大有胜者,现在他们全都自称为楚王门生。

豆磊、张引娟的父亲还有于家三公子也都参加了这次恩科,且都中了功名。其中豆磊和于明辉考中了举人,张怀山的文章被好友杜恒送给楚王审阅,直接越级为进士,而且还被授予了官职,做了城主杜恒的左右手。

斗转星移,时运逆转,否极泰来,说的就是张家。

于家哪里敢多留张引娟,恨不能马上连人带契,赶紧送走,最好还能再送些好礼过去。张姑娘很有骨气,婉拒了于家的安排,底气十足地称道:“多谢老爷夫人照拂,但小女还是想等家父来接,恕不能从命。”

张怀山来的也挺快,进门后自要与于大户礼尚往来一番,两人倒是在客室内聊了好一会儿。

张引娟正在与对豆香和夏月仙说话:“我去求爹爹,让他把你们也要走,以后你们就在我家过了。”

夏月仙心中安慰,嘴上却道:“不成,你不是说,荣家和杜城主一向不和,于家没有为难就放你,已是通情达理,再多要求,就要得罪人了。”

这些事张引娟更明白,可她也确实舍不得两人。

豆香握住她的双手,俏皮地说:“张姐姐,我倒是有一事求你。你也知道我那个好哥哥豆磊这次考中举人,在平邑担着小差事,豆香想求你平常对他看顾一二。”

张引娟听到豆磊的名字,脸颊就染上红晕,嘴上淬一句:“瞎说什么,我怎么能看顾他,得爹爹来做。”不过,手却没推开豆香。

临走时,张引娟又说:“要是荣家来接你们,想办法推脱过去,我会让爹爹去找杜叔叔,让杜家出面把你们要过去,到时候一切都好说了。”

到时候的事谁能知晓,反正不会如此容易。

张引娟一走,清幽阁就显得越发清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