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如快想不起上次吃这种肉身之苦,是什么时候了。
陈塘的脚步声消失在一团黑影身处,于是,年近花甲的百里子如,又缓缓地坐到乱糠皮里去了。
整个太尉府为此事,也奔波了十余日。当日找上侍中石腾,石腾正清点着自家庄园账簿,一听廷尉拿了百里子如,就知道事情是在晏清源身上,什么廷尉,什么崔俨,统统是世子的障眼法,一时主意难定,转头联络了朝中各路元老,齐齐给大相国去了封急书,世子人年轻,难免做事过头,由着他前后闹腾了好几载,也该到收手的时候。
十日下去,大相国的回函琢磨着该送到了邺城,驿站询问几圈,一丁点消息也无,却等来的是要监刑的消息。
整个邺城陡然乱成一锅粥,群情汹汹,太尉府里已经是哭声震天,有小厮见机卷了细软,悄悄趁乱跑了路,也无人相管,闹腾的不可开交。
直到刚出了后门,被一群带刀侍卫堵住,被那亮闪闪的刀剑吓的尿了裤子,才知道整座太尉府早被围了起来。
东柏堂里,晏清源无事人一般读着书,那罗延跑的满头大汗进来,将太尉府实情、以及整个邺城的舆情风向口干舌燥地跟晏清源一一回禀了,捞起一壶凉茶,咕噜咕噜灌了进去。
“世子爷,不会真要杀太尉罢?”那罗延衣角一撩,抹了把汗,“世子爷这事,知会大相国了吗?太尉对大相国来说,可不是一般的故旧。”
“你别忘了,百里子如,本是亲近元魏一党,当初弃拓跋选择大相国,也是顺势而为,大相国感激他,不代表我晏家世世代代都被他这个恩情压死,他要是还清醒,就该助我!”晏清源轻蔑一笑,目光往案头一扫,“大相国的书函已经到了。”
那罗延忍不住凑上去看两眼,只瞧见了几个字,就被晏清源往书里一夹,松松爽爽笑道:
“明日备马,去观刑。”
说罢把书丢开,起身动了动手腕,那罗延看这架势又是要往梅坞去,一时没管住嘴,抖了两句出来:
“世子爷在东柏堂也忙好几日了……”
晏清源回眸给了记警告的眼神,那罗延睫毛一眨,剩下的话就乖顺咽下去了,他就是头驴,一撅屁股能掉几个驴屎蛋子,世子爷都了如指掌,那罗延悻悻收拾起书案,噤声不语了。
“我让扎的秋千架子扎好了么?”晏清源的声音又飘了过来,那罗延本以为他都抬脚走人了,有气无力地应道:
“扎好了。”
梅坞的灯,却已经熄灭了,踩着一路草虫低奏,晏清源在门前止步,转了转手中长灯,想了想,折身到窗前,灯一提,照见个抱膝的陆归菀就坐在窗下小榻上发着呆。
灯光照的她眼睛一眯,立马叫出一声,晏清源才低沉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