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问起册封县主的事。
阿大站在六曲屏风外,不紧不慢地道明事情的经过。
原来当初周都督离开江州的时候,册封的事情还没定下,慧梵禅师作为中间人,允诺朝廷这次绝不会怠慢他。
等一行人到襄州时,册封的旨意下来,是乡君。
周都督看到圣旨后,朝天翻了个白眼,抬脚就往回走。
传旨的天使苦留不住,哆嗦着回去复命,朝廷赶紧颁下第二道圣旨,乡君改为县君。
周都督不为所动,坚决要回江州。
朝中大臣气他坐地起价,没有回应,料想周都督只是装个样子威胁他们,不会真的返回江州。
不料周都督居然真的带着几千亲兵坐船回江州了。
大臣们气急败坏,这一次连下了三道圣旨,于是乡君变县君,县君变珺君,珺君变县主,最后县主封号永寿,正二品,赐食邑。
周都督有点意犹未尽,想着不如一次到位,给孙女捞个公主当当。
周围的幕僚吓得心胆俱裂,好说歹说才把突发奇想的周都督给劝住了——逼着小皇帝册封九宁为公主,这是要公然造反吗?
九宁:……
原来周都督上京的路上发生了这么多事,他差一点就回江州了!
想到书中李元宗和其他藩镇之间复杂的恩怨情仇,九宁提笔给周都督写信。
李元宗占据河东,兵马强壮,势力最大、风头最盛,天下藩镇俱都不敢动他半分,唯有周都督时不时冷不丁咬李元宗一口,李元宗恨他入骨,偏偏拿他没办法。
这一次李元宗奉诏入京,态度依然骄横,得罪了很多人,虽然没有性命之忧,但好像吃了个大亏。
周都督要时时刻刻和李元宗对着干,必定和李元宗走得近,九宁怕他被牵连。
信写好后送到军中,由专人传送,最快六天就能送到京城。
接下来几天,江州世家轮番宴请天使和护送他们南下的官员。
天使探问九宁有没有婚配的消息传出,江州各大世家惊觉自己眼瞎,竟然没有早下手,如今九宁成了县主,周家岂会看得上本地儿郎?
母亲是博陵崔氏,祖父是大都督,如今又获封县主,江州还真没人配得上周家小九娘。
世家们摇头叹息,只能安慰自己:小九娘嚣张跋扈,一般人家也不敢娶。
虽说天下大乱,唐室衰微,九宁这个县主有名无实——朝廷赐她的食邑几百户在藩镇手里,藩镇连朝廷的面子都不给,肯定不会乖乖交出那一部分税收,但县主就是县主,朝廷的册封代表正统,即使这个朝廷已经摇摇欲坠。
要不然像李元宗、周都督这样的霸主为什么坚持要朝廷封赏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