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节(2 / 4)

越近, 大规模决战一触即发。

这时阿史那部的人火上浇油, 跳出来嘲笑苏部, 他们认为率大军正面迎敌的李元宗和阿史那勃格才有资格领导他们,嘲笑周嘉行只是个躲在后方指手画脚的懦夫。

面对阿史那部的挑衅,周嘉行泰然处之。

阿青、阿山这些随从却气了个半死,差点和阿史那部的人打起来,被怀朗拦住臭骂了一顿。

多弟告诉九宁:“苏部的人也很生气,不过他们的部落现在处境危险,必须依靠盟约才能保住族人的性命,所以只能忍气吞声。”

九宁沉吟半晌,问:“其他人没有说什么吗?除了怀朗之外,有没有人出面劝阻阿山?”

周嘉行身边总是带着一群年轻气盛的亲随,少有幕僚、属官,每次发生争端,部下们比他还激动,恨不能立刻拿刀和对方拼个你死我活,像怀朗这样已经算是老成沉稳的了。

她记得以乔南韶为首的乔家早已经臣服周嘉行,他拿下鄂州后,除了袁家、张家以外,宋家也成了鼎力支持他的家族之一。

这些家族唯他马首是瞻,把宝押到他身上,必然对他有所求,也必然会派出族中子弟跟随在他身边,以保证自己家族的利益。

但九宁很少见到那些人。

以前她看不到,肯定是周嘉行怕她瞧出端倪特意隐瞒的缘故。

现在她已经知道他的身份,他用不着藏藏掖掖了,她还是没看到他身边出现其他家族的人,也没看到他的幕僚。

这让九宁觉得很奇怪。

像阿山这批自小跟随他的部署固然忠心,但缺少谋略,而且太年轻,行事莽撞,冲动之下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不能委以重任。

他需要像裴望之那样的文士辅佐。

可他身边似乎没有这样的人。

难道周嘉行是个听不进任何劝告的自大狂,容不得其他人的意见,所以什么事都自己拿主意?

这未免太乾纲独断了。

书中他一个人军事、政事、经济什么都要一把抓,每天从早忙到晚,累得连办个登基仪式的时间都没有……就是因为不信任其他人吗?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九宁自己否决了。

周嘉行不是那种心眼狭小、刚愎自用的人,他很清醒。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他身边不缺沉稳的谋士,只是没让她看到而已。

以前不让她看到,现在窗户纸捅破了,他还是不让她和那些幕僚碰面。

他一直防备着她。

早从他离开周家的那一晚,她骑马去追他——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隐瞒了自己。

九宁回想往事,脊背一阵发凉。

她确信,乔家、宋家、袁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