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节(3 / 4)

周嘉行是内应,已经解除盟约,不会派兵来救他们。还说李司空在悬赏周嘉行的人头。

接着他们便派出投降的汉人、胡人轮番劝说周嘉行,要他弃暗投明,随契丹人一起征服中原。

周嘉行不为所动。

如此足足耗了十天。

就在城外的契丹军以为周嘉行无路可逃因而松懈的时候,周嘉行突然率精锐两千人出城袭击契丹军营地,同时有其他人马从不同方向发动合围。他们配合默契,像包饺子一样,将契丹军包围在河边。契丹军一部分战死,一部分被逼入河中淹死,损失惨重。

原来早在入城前,周嘉行已经将队伍分成八队,其中四队埋伏在城外,两队在河西面结阵。随他一起逃入土城的只有两队人马。

契丹军看到周嘉行人数少于自己,又是残兵,没把他们放在眼里,突然被他杀了个措手不及,整个溃退。

这一仗,周嘉行再次以少胜多,大挫契丹军的锐气。

他没有像之前那样在获胜后立刻蛰伏,而是加快东进速度,一路势如破竹,撵在契丹军后面走。

契丹接连几次大败,军心涣散。

自此,抵御契丹进入转折,开始由防御走向反击。

……

这些在周嘉行的信里,只有寥寥几句“诸事顺利”之类的平淡之语。

九宁收好信。

怀朗道:“现在东西线呈合拢之势,李司空大喜,写信邀请郞主于橦州一会,共商大事。郞主已经动身去往橦州。”

九宁挑眉。

这是要划地盘了。

从现在的形势看,契丹被赶出中原是迟早的事。

李元宗的河东军和周嘉行率领的盟军分别是东西线的主力,契丹溃败之后,这个联盟肯定维持不了多久,光是分地盘就随时可能引发混乱。

河东军要求周嘉行在这时候去橦州,分明是看不起周嘉行,想在正式撕破脸皮之前给他一个下马威。

九宁沉吟片刻,让人去请幕僚。

幕僚很快赶过来。

九宁和他耳语几句。

幕僚会意,找来纸笔,刷刷几笔写下几行字。

一个时辰后,长街骤然响起马蹄声,怀朗揣着卷帛,骑快马出了成都府。

……

橦州。

受李元宗的邀请,联盟各个部落派出自己的代表前来赴会。

到了地方,才知李元宗不在橦州,出面主持大会的人是他的儿子李承业。

那年李元宗被诸位儿子背叛,差点回不了太原。李承业当时并没有参与到兄弟们的纷争中去,李元宗回到太原后,杀了义子,留下亲儿子,拨拉来拨拉去,发现亲儿子都不如义子阿史那勃格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