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3 / 9)

了宁安老黑顶子山秘营。

为了避开日军的眼线与空中侦查,杨震带队晓宿夜行,避开了一切有人迹活动的地区,甚至避开了来路。所有行军路线几乎全部选定于深山老林之中,小心翼翼的撤退。至少在现在,杨震认为老黑顶子秘营还绝对不能暴露。

至于李延平提出的趁现在下江地区的日军已经被大幅度调动,其所构筑的包围圈已经松动的机会,带领部队直接撤回下江地区,与抗联二方面军汇合的建议,杨震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暂时先搁置。

部队连续作战急需休整,作战中暴露的各种问题也急需解决不说,杨震决定暂时不去与抗联还有一点原因就是杨震知道经过连续作战,部队的体力、人员消耗极大,现在无法翻越山高林密的老爷岭。至少在休整一段时间之前,没有这个能力。

在没有十足把握之前,杨震暂时还不想去穿越几百里深山老林,强渡牡丹江去与抗联二路军主力汇合。如果说在四军已经全军覆灭,五军损失惨重的情况之下,二路军所剩的部队与自己部队相比还能算主力的情况之下。

在目前部队的实际情况之下,穿越几百里的山路,还要渡过海浪河、牡丹江等多处日军重兵封锁的河流,杨震真的没有多少把握。

抗联二路军西征几乎已经将其所有行军路线暴露。虽无确切的情报,但是杨震相信此时自己由宁安东进、北上至抗联二路军主要活动地区,甚至南下与抗联一路军所有可能的所有道路,包括河流、山口,恐怕已经被日军严密封锁。

日军不是傻子,不会不想到自己会在滨江省搅他一个天翻地覆之后,还傻傻的呆在滨江一带,这种回旋余地并不算大的地方,不去与抗联主力会师。

另外,通过苇河一战,老黑顶子秘营如今储备了大量的武器弹药以及粮食、药品、冬装等部队急需的物资。有了这些物资,部队可以至少安稳的在秘营中休整两个月在做打算。而这些物资在要穿越大量封锁线,走几百里深山老林的情况之下,根本就无力一次性全部运走。携带了这么多物资的部队根本就无法边作战、边行军。

此外最根本是杨震决定通过这两个月的休整,一是解决部队在此次作战中暴露出的弱点。二也是要仔细琢磨一下下一步的斗争方向。通过此次为策应抗联西征而发起的作战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杨震一直在考虑今后长远的斗争方向。

此次作战中杨震感觉虽说战术主动权一直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战略的主动权还是一直掌握在日伪军的手中。自己虽取得连续作战的胜利,却是除了刚一开始之外,始终处于被动之中。战术上的一时主动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归根到底取得战略上的主动权才是自己以及这支部队生存下去的根本。

自己部队的今后发展方向,下一步该怎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