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节(1 / 9)

看着两个人听罢自己话后脸上的表情,杨震笑了笑道:“每一种武器都有它存在的必要。但这种必要是建立在一支军队整体战术要求之上的。快慢机威力大,单发精度也高,但为什么世界上除了中国军队没有一支军队将它作为制式装备?”

“对于欧美列强来说,他们的火力足够尽快避免近战、肉搏,主要是以地空火力杀伤对手。况且他们有能力大量生产射程比快慢机远,近战火力更是倍于它的冲锋枪。快慢机这种高不成、低不就,又相对笨重的武器根本就没有人用。”

“而对于火力贫弱的中国军队来说,近战是避免对手火力优势的最好选择。在冲锋枪价格昂贵,自行生产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尤其是其所消耗的大量弹药都不能得到保证的情况之下,快慢机这种射速快的武器才能流传开来。”

“而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这种武器几乎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不仅你们,就是一般的部队也开始大规模的更换冲锋枪,我们的近战火力已经不是只依靠快慢机时候可以相比了。也就是说,随着我们装备的进步,这种武器被淘汰已经是必然的了。”

说罢,杨震不在搭理两个人。他知道思想观念的转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让一个人放弃自己喜爱的武器,更换为另外一种自己全然陌生的武器,是需要时间的。其实对这些制造精良,几乎可以说是艺术品的武器全部退出部队,杨震也有些舍不得。

但他知道,随着大量结构更加简单,更容易控制使用的冲锋枪投入生产并装备部队,这种结构复杂,连续射击时候枪口上跳严重影响精度的武器被淘汰是必然的。否则世界上那么多的国家,怎么就没有一个将它作为制式武器使用?即便连它的原产地的德国也没有。

将这两个对于快慢机已经偏爱到不看优缺点的人丢在一边,让他们好好想想的杨震,转过身拿起与德什卡高射机枪摆放在一起的一支由精钢打造的战斗手弩仔细端详了起来。在还无力生产消音手枪的情况之下,这种相对较容易生产,使用时又悄无声息的手弩便成了偷袭战中一种极佳的武器选择。

杨震试验了一下这种安装了从江北进口的四倍瞄准镜的vp型狙击步枪专用瞄准镜的手弩,感觉虽然与自己后世使用的手弩因为生产材料与工艺上的巨大差距而无法相比,但也至少部分满足了自己的需要。最起码基本的精度与穿透力还是够用的。

说起来这种手弩上的瞄准镜,倒是一个笑话。这种手弩上的瞄准镜是从杨震进口的莫辛纳甘狙击步枪上拆卸下来的。江北提供的狙击步枪中只有部分是使用了新式pe瞄准镜的新产品。其余的还是使用对装弹有极大影响额vp瞄准镜的旧货。

反倒是按照杨震要求提供的额外部分的瞄准镜却全部都是最新式的pe型号。为了避免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