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虽然不错。但是与德军的四号、豹式相比,无论是装甲还是火炮性能都差的太远。与苏军的t三十四坦克相比,性能也有很大的差距。美制火炮的性能,与苏制、德制火炮相比,也并未领先到哪里去。甚至在威力方面,还相当的落后。
作为世界上第一种大规模装备的半自动步枪的m一步枪和卡宾枪,以及汤姆逊冲锋枪虽然同样性能很优秀。但是与自己已经装备了中间枪弹的全自动步枪相比,有着整整的一代差距。
除了m二大口径机枪之外,其余的各种轻重机枪,也比不上自己部队装备的通用机枪。况且自己生产,已经大规模装备部队,作为营级支援火力以及防空火力的十二点七毫米高射机枪,也不比美国人的差。在重量之上,还远远的低于美国人的这种生产了近百年的老枪。
虽说对眼下美国人的陆军装备有些看不上眼,但对于美国人的原材料和生产技术,还有机器设备杨震却是垂涎三尺。他已经拿定主意,等到明年美国人要是真的援助自己的话,除了飞机、汽车之外,全部都要机器设备还有生产技术,以及军工生产原料。
第883章 与初衷不相符
当然如果美国愿意提供谢尔曼坦克、m三半履带装甲车,以及其他装甲车辆,他也会接受的。虽说这两种武器比不上苏德生产的东西威力大,但是用来对付小日本还是足够了。要是拒绝,就显得有些矫情了。而且可以节省一部分优质的美国装甲钢用于储备,自己也不至于太过范二。
但是如果自己为了省事图方便,而将所有的希望以及物资来源,都交给美国人。自己不利用这个难得的机遇,去建立起中国人自己的国防工业体系,杨震认为自己就是无异于对整个中华民族犯罪。
所以杨震还是坚持自己能生产的东西,还要尽可能的自己生产。能仿制的,绝对不等外国人施舍。能自己生产的,就尽一切可能生产。不仅仅是装备,还有生产这些装备的原材料,都要自己生产。
之所以这么做,倒不是杨震担心战后还账的问题。因为他压根就没有打算,在战后为美国人提供的战争物资付账。接受援助最大的英苏两国战后都赖账不还,一穷二白的中国自然也不应该装那个大头。
至于美国人会不会将这笔账像上次提供的飞机一样,都记在国民政府头上,那就更不是他操心的事情了。杨震想国民政府虽说崇洋媚外了一些,对美国人有些太过于依赖,但也不至于二到那种程度,为共军获得的援助去买单吧。
除了想要利用这个机遇,建立自己的军工产业之外。主要是因为他不想自己能够生产的武器装备,去挤占美国人援助给自己物资的份额的。实际上,杨震心中现在就已经盘算好了到时候向美国人伸手要的物资种类了。
杨震很清楚,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