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节(6 / 10)

发火,但是也因为杨继财的擅自行动,而在内心多少显得有些不满。

平常怎么做,他可以不追究,但是这次王光宇的确很生气。因为巴拉奇如德一线对整个林西战场的重要性,他不是不知道。在兵力对比并无有利,炮弹消耗过大,已无法支撑长时间火力支援的情况之下,这个小子居然一个小时的时间都不能等。

难道他不知道,如果自己同意他的这个要求,对整个林西战场战局有多大的影响吗?上级对于他的要求,是要慎重考虑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他就真的不懂吗?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之下,冒险出击这后果难道就真的不考虑吗?

第1337章 因果关系

这个杨继财发起全面反击这么大的行动,居然不请示上级,没有得到任何人批准便擅自行动,这在任何指挥员看来的确都可谓相当的过分。换了一个脾气暴躁的上级,当场就地免职也不是不可能的。

尽管王光宇也知道在日军已经开始撤退的情况之下,战机可谓是相当的难得。一旦行动迟缓,将会一无所获。而这种情况,按照自己对杨继财的性格来说,他根本无法接受。但是这种在他看来草率的,甚至有些孤注一掷的擅自行动却也是他反对的。

作为整个林西战场的最高军事指挥员,王光宇要考虑的整个战局,包括某一方向战局变化对全局的影响。杨继财的要求,他不是不考虑,但是他要下决定必须要慎重,任何的草率行事,都会牵扯到整个战局的发展。

这就是战略方向的指挥员,与战术方向的指挥员考虑问题之间的差别。而且在王光宇看来,即便抗联施展了大规模的无线电压制,但是第七师团主力已经损失的情况,是隐瞒不了多长时间的。

即便这分兵之后不过一千多人的日军跑出去,也不会给下一步的战局造成致命的影响。但就巴拉奇如德至敖汉营子一线,眼下对于整个林西战场的重要性来说。如果一旦这个方向现在有失,那就不是全歼这几千日军能够弥补的了。

在听完杨继财的详细汇报,王光宇心中的不满并未彻底的消退。只不过他并未发火,而是告诉杨继财原有设伏部队,鉴于第七师团主力已经被其打垮,已经无力再继续向西攻击前进,继续设伏已经毫无意义。

纵队已经下达了向巴拉奇如德至敖汉营子一线全线出击的命令。原来在海哈尔河北岸,以及坤都以北设伏的机械化、骑兵部队,在一个小时之前已经全线出击。正在向巴拉奇如德方向,强行穿插迂回。

同时以一团的主力配属重迫击炮连、二十三高炮、苏制七十六点二毫米野炮各一个连,也以摩托化开进的方式,正在沿着公路向敖汉营子方向强行军。按照他们的行进速度来看,最迟一个小时之内会赶到。

王光宇命令杨继财统一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