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员,是战略眼光的问题,而不是单纯的战术问题。”
“别说我们手中还有一批储备的战斗机,在短时间之内还可以随时保证补充损耗。就是没有,我也宁愿出现人员等装备的情况,也不愿意出现装备等人员。那才是一种真正的浪费。因为这个世界上最浪费的是什么?就是对人才的浪费,对时间的浪费。”
杨震的小家子气评价,郭邴勋却是只能摇头苦笑。现在谁不把每一架飞机,都当成一个宝贝?十几架新式的美制战斗机居然摔了就摔了,整个中国所有军队加在一起,恐怕也只有你老兄有这个气魄了。
要知道即便是眼下国内最财大气粗的国民政府,也没有这个底气说十几架最新式的美国战斗机,说摔了就不要了。就算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可也不能这么大手大脚吧。
第1349章 不是有利的时机
如果抗联也有美英那样强大的航空工业支撑,在训练之中损失十余架战斗机,的确不算什么太大的事情。十几架战斗机,随时可以补充完毕的。正像杨震说的那样,摔了就摔了。但是现在抗联的飞机,是损失一架少一架,换了自己也肯定心疼。
的确按照抗联的规定,所有型号的战斗机,都有一定的储备。但是储备不是无限的,如果仅仅在训练之中就损失过大,对任何一个指挥员都是很难接受的。别说航空兵司令员、政委感觉到肉疼,就是自己听到这个损失,都感觉到相当的心疼。
恐怕在没有后续补充来源,所有的飞机损失一架便少一架的情况之下,十多架飞机的损失只有眼前的这位一号不当回事。尽管郭邴勋对杨震的预见能力,还是相当佩服的。但是他却总搞不明白,杨震从哪里来的那么大的信心和准确的预见性。
不过杨震提起库存战斗机的事情,郭炳勋倒是想起了一件事情:“一号,有件事情我还没有向您汇报。马春生所部,在向新京进攻的时候,在新京以北的一个机场缴获了一批日军储备的战斗机,数量高达一百余架。”
“根据我从航空兵上缴的那些在机场缴获的一批资料来看,这批飞机都是法制飞机,其中部分是去年关东军紧急进口德意飞机,以在新式战斗机量产之前,弥补九七式战斗机性能不足的时候,德国人白给的搭头。”
“不过德国人当时正忙着备战苏军,应该不会出售太多的自己制式战斗机给日本人。这批飞机估计是希特勒或是德国空军,在无法大量出售新式战斗机的情况之下,为了堵住自己盟友的嘴,而赠送给他们的。”
“只不过这些飞机虽说都是二手货,但是保养的还是很不错的。只不过缺乏备用零部件,修理起来还有些困难。但日军随机进口的一批备用发动机的数量,倒还是比较充足的。只是武器上使用有的口径上的问题,以及其他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