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中苏军大部分时间之内的表现,杨震内心之中其实还是很看不起的。在战场上太过于教条,战术上也过于死板。尽管在地面作战之中,大部分时间在装备上都占据绝对的优势,但是却往往付出比他们对手更多的代价。
也正是考虑到自己部队的各级干部,同样属于火箭式提拔,严重的缺乏与自己担任职务相应的能力。杨震才逼着各级指挥员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修。甚至还不惜以敌为师,从日军战俘之中选拔一些中高级军官担任教师。
杨震说完这番话之后,思想却是有些跑题。只不过他此刻的想法,究竟跑到什么地方去了,李延平与郭邴勋并不得而知。对于杨震之前的想法,李延平出于对杨震的过度信任倒还是没有什么,但是郭邴勋却还是有些相当的不理解。
听到杨震最终还是将部分美制卡车交给苏联人,甚至还要提供部分美制战斗机,郭邴勋多少有些着急。美国人的援助谈判才刚刚开始,鬼才知道真正的大批援助,究竟会什么时候到位,而下一步的作战行动却随时可能展开。
相对于抗联目前使用的苏制与日制卡车,美制卡车不仅性能优良,载重的吨位大,最关键的是皮实、耐用,马力也大。是目前抗联在战术运输之中的主力,而在下一步的作战之中更要承担战略运输任务。
一辆美制道奇三吨卡车的载重量,几乎相当于两辆苏制嘎斯卡车或是日制丰田卡车。使用美制卡车,可以以最少的运力运输最大数量的物资。不仅节省运力,还节约汽油和驾驶员。
郭邴勋现在已经在规划使用库存的美制卡车,将部队现有的苏制卡车全部替换下来。以便尽可能的做到野战部队所使用各种载重卡车的型号相同,以方便维护以及零部件的补充。同时尽可能的节省目前对抗联来说,还相当珍贵的汽油。
苏制卡车虽说载重量并不大,但是发动机却是堪称油老虎,一辆卡车的耗油量几乎与坦克相当。关键是运力与美制卡车相比,差的太远了。抗联之中的苏制卡车,除了少量的雅克十二型卡车之外,大部分的载重量都在一吨半,甚至只有一点二吨,与美国卡车相比差远了。
一辆美制三吨卡车的运力几乎相当于两辆,甚至更多的苏制卡车。但油料消耗却是与其载重量相当的多辆苏制卡车相同不说,最关键的是对维修和保养的工作量也大大的减轻。美制卡车的平均行驶公里数,故障率要远低于苏制卡车。这些优势无疑对抗联目前紧缺的维修、保养人员的现状是一个极大的缓解。
这种情况之下让郭邴勋将这些性能优良的美制卡车交出去,他不肉疼才怪呢。而且他担心,一旦苏联人本身就贪得无厌的胃口,一旦被这些性能极其优良的美制卡车调动起来,今后如果新的美援抵达,那么这些抗联也急需的卡车,也会成为其重点掠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