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答应的。
这么一搞,谈判不是又陷入僵持,拖延下来了吗?而现在整体的形势是人家拖的起,你们拖不起。不说别的物资,就是所需的棉花,你们有替代品吗?这是东北,不是没有棉衣也能过冬的四川和江西。
其实也不怪这位老帅内心对杨震在让步的同时,又留下这么多的尾巴举措有些不满意。对于他这个挺进军政委来说,眼下换装在即,这冬装的问题在迟迟无法得到解决,真的要耽误大事的。
在晋察冀已经斗争了几年的这位四川籍的老帅,对华北与南方浑然不同的冬天已经深有体会。这东北的冬天,只能比华北更冷。他杨震自己不也是说过吗,东北有些地区的气温,到冬天可以达到零下三十多度。
华北的山地再冷,可也没有达到过这么低的温度。那边的冬季零下二十度,已经是极寒了。即便是在山区,一般零下十多度,也就算寒冷的了。华北冬季严寒的程度,可是远远无法与这冰天雪地的北满相比的。
现在已经十月初了,如果因为你的这些完全可以放到后边去商议的要求,再继续的无谓扯皮下去,这时间上可就真的来不及了。棉花进来了,你不还得加工吗?难道将这些棉花,制作成棉衣就不耗费时间了?
眼下整个东北,抗联再加上挺进军,足足几十万的部队。要想制作足够的棉衣,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你完全可以先把这件事情谈下来,至于其他的完全可以等到这件事情解决之后,再和对方谈其他的要求吗。
第1459章 苏联人更着急
其实这位政委,这也是关心则乱。挺进军之中,无论是来自一二九师、太行军区,或是来自他的晋察冀军区,除了部分干部是南方人出身的老红军之外,大部分人都是河北和山西人,没有在这东北生活过,根本就不适应东北的气候。
如果冬装无法及时到位,那么对于这些来自更温暖一些华北地区的干部、战士,对东北气候,尤其还是这更加寒冷的北满气候,更加不适应的部队,恐怕在下霜之后就要冻倒一大批。作为一支大军的总政委,他比谁都关心冬装能不能及时下发。
对于这位老帅的不满意,杨震哪里看不出来。不过杨震笑了笑道:“两位老首长,你们放心吧,苏联人会答应的。我说过现在的他们,只是在采取一种手段,一种逼迫我们就范,按照他们意图来的手段。”
“但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在时间上我们的确拖不起。可在西部战场的形势,对他们更加的不利。现在大家的需求是相互的,不再是之前单纯我们求他们了。西线的连续大溃败,对于苏联人来说,有些方面他们比我们更加的急迫。”
“之前的战况咱们先不说了,就在眼下正在进行的维亚济马·布良斯克会战之中,德军取胜已经是板上钉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