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内做了这么多年的长史,方会心是很清楚大元帅的脾气的,笑着说道:“小少爷在长安的时候,就搅的满城风雨,连皇帝都恨的他咬牙切齿,乃人中龙凤,在哪里都消停不了的。”
“什么人中龙凤,他这就是瞎蒙碰上死耗子,全让他给撞上了,真不明白,他哪来这么大的底气!”谢道清坐了下来,心底却是又惊又喜。
“我看哪,小少爷是想要立下大功,为日后回长安做准备,大唐已经多年没有振奋人心的消息了,奇袭莫尊汗国王庭,若是还能够擒杀了古楼驿,此番的计划,便彻底圆满了。”方会心始终面带微笑,“您想啊,带着古楼驿的人头回长安,皇帝即便是有大怨恨,怕也敌不过膨胀的民心。皇帝虽然恨小少爷入骨,可毕竟他不知道小少爷的身份,这依然是他的治下之臣,皇帝也沾光,他不得不封赏!”
谢道清哪里不明白自己那宝贝外孙打的什么主意,一想到他才刚来长城军不久,便又要回去,心底便更加不安。
草原上的敌人虽然冷酷,可他却知道,比起长安城来,草原上这些人,简直就跟三岁孩童没有多大的区别。
但他同样知道,楚易不复仇,是绝不会罢休的,他已经是半截身子快入土的人了,但这个宝贝外孙还太年轻了,年轻时候的仇恨,尤为深刻,若是不复仇的话,恐怕一辈子也过不好。
“既然如此,那便随了他的心愿。”谢道清叹了口气,说道,“方长史,你去安排一下,该给百骑司透点消息出去了。”
方长史点了点头,离开了大元帅府。
“楚玄青这个王八操的,死都想不到,他的孙子竟然会这么给他争气吧。”谢道清起身,走到窗前,“笙笙啊,你看到了吗?你的儿子,竟然这么给你争气啊……”
长安城,大明宫紫宸殿。
李元宗召集朝臣议事,议的却是关于东边海疆夷族作乱该派遣谁去平乱之事,文臣武将的重要人物都在。
就连二皇子和三皇子也在殿内听政,至不过两人可不是为了学习的,而是想要把自己的人派过去平乱,以填补李贺离开海疆之后的势力空白,另外,他们都想把李贺底细的水师给吞下去。
朝臣这边,基本上以杜秀夫为首,他的儿子去了海疆,即便有他的支持,却也无法把夷族平定,大唐的十万里海疆,实在太难防守了。
海域中的夷族,可以从任何一个空虚的地方登陆劫掠,等地方的军队到了,夷族早就跑的没影了。
以前李贺在东边时,基本上都是派遣水师主动出击,可现在李贺在南边“养老”,他组建起来的水师,可是谁的命令都不听,连皇帝亲拟的圣旨过去,都不顶用。
惹急了对方,直接带着水师跑路了,到时候谁也讨不了好,没有水师的海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