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逼宫,逼出了一个天下大乱,李纯有些焦头烂额。
没有当皇帝,是不知道当皇帝的苦,家事国事天下事,全都是自己的事,一堆堆的奏折呈上来,却没有一个好消息,意志再坚定的人,也会吃不消。
虽然长安城已经平定,可实际上,李纯这个为大唐人皇,能够掌控的地方,也只有长安城这一亩三分地,外加海疆的三州而已。
如果只是藩镇割据称王,他也没有这么头痛,偏偏赶上了一场蝗灾,天下流民四起,义军暴动,十六路反王直逼长安城。
泱泱大唐,如今正是风雨飘摇,每每想到那些在解饿中,啃食草根,挖观音土果腹的灾民,想到回扬州时沿途看到的那些尸首,李纯觉都睡不踏实。
登基三日,他没有休息片刻,潦草的登基大典后,连大行皇帝的丧事,他都没有办,便埋头在紫宸殿里,处理国政。
长安城里的百姓,已经流言四起,说他不孝的最多,可外面的灾民嗷嗷待哺,国库空虚,他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去操办葬礼。
这一次,李纯是真的体会到了做父母的感觉,天下百姓都张着嘴巴要吃的,这可比带兵打仗,难太多了。
“陛下,吃点东西吧。”一名宦官走上来说道,此人是马玄机的干儿子,唤作马玉明,自马玄机被他处置后,这人就上了位。
然而,李纯却废除了枢密使这个职位,他知道枢密使的职责,是审核奏折,最后才呈给他看,对于这样的职位,他非常反感。
登基的第二日,马玉明就差点被逐出宫外,因为他有取代马玄机的意图,李纯到不反感他往上爬的心思,只是这些奏折全部经过他的审核,再呈上来,那还要他这个人皇做什么?
枢密使的权限极大,有些奏折,下面的人怕他看到了不悦,便直接搁置,典型的报喜不报忧,所以李纯才把枢密使废掉,并且交代了下去,宫里的人,不得干涉朝政,胆敢违抗,便是死罪。
正在处理奏折的李纯,反应过来,他看了看外面的天,发现已经暗了下来,可他记得自己明明才刚刚坐下没多久呢。
“什么时辰了?”李纯询问道。
“启禀陛下,接近子时了,陛下还没用膳呢。”马玉明恭敬的提醒道,虽然长安城的百姓,都骂李纯不孝,可是宫里的人,却觉得这位刚登基的人皇,非常的和善。
至少,在他登基的这三日里,宫里没有死过一个奴婢,这要是换做李元宗在,宫里一天不死几个奴婢,简直就是奇迹。
“哦。”李纯想了想,说道,“给朕熬……”
原本李纯想着,让御膳房熬一碗汤,可想到外面的灾民,他便打消了这个念头,说道,“给朕泡壶茶。”
马玉明当即命人去办,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