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节(2 / 5)

城城门的时候,青辰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归来的路漫漫,两道车辙延伸到了很远的地方。她真的是打云南回来了。

这一回望,一年当中的点点滴滴又悉数涌入脑海。

云南的人和事,仿佛还停留在昨天。新一任的云南布政使应该早就到任了,第一季稻子也应该成熟了吧,未修完的水利工事大约也修好了,草原上放养的小马驹应该也长高了……

至于孟歌行,也不知道他现在过得怎么样。

临走前,她给他写了封信,他没有回。那个时候青辰就确定,孟歌行不会再寻她的麻烦了。

虽然她信中的话很生硬,但在心里,她感谢他的成全。

城门口,守门的官兵照例将青辰的马车拦了下来,询问来人。

车夫回了句:“是新上任的户部侍郎沈大人,打云南回来的。”

官兵们将信将疑,只看到青辰从窗口递出了圣旨,便立刻恭敬行了礼,大开城门。

“恭迎沈大人回京。”

马车一路前行,直到一处客栈,青辰才让人停下来。按例,她回京后要立刻到宫里谢恩,而谢恩的时候,就得换上新的官袍了。

青辰在客栈内先安顿了老爹,然后换好了官袍,才又上了马车,往宫里去。

马车里,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新官袍。绯色的云袍,胸前的补子上绣着彩云孔雀,孔雀展翅,孤傲地翱翔于天空之中。

青辰摸了摸胸口的补子,微微吸了一口气。

马车驶到了熟悉的大明门,停了下来。青辰步下马车,戴上乌纱,理了理袍子,便径自往宫内走去。

阳光下,她的一身新袍服很是鲜艳亮眼,整齐的鬓角上戴着三品的乌纱,整个人看上去温煦俊雅,沉稳端着。

大明门的侍卫见到她,皆是微微一愣,随即很快行了礼,唤一声:“沈大人。”

进了大明门后,在去往乾清宫的路上,青辰又遇到了不少官员。迎面而来的人见了他,总是会露出一些意外的神情,先向她行礼,低头恭敬地唤一声沈大人。

“沈大人回来了。”

“沈大人好。”

“下官见过沈大人。”

“见过侍郎大人。”

这让青辰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她在宫里的时间其实不长,原本认识她的人就不多,这下又走了一年多,怎么这一回来,大家反而都知道她是谁了。

对于他们殷勤的问候拘礼,她都很客气地一一回了,从容和气,面上挂着淡淡的微笑。

等上了千步廊,青辰正好碰到了原来翰林院的旧识——陈岸。

陈岸远远见是一位清雅的三品大员,还有些不敢相认,直到与青辰面对面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