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汉下山回到住处时,天已放亮,小婴儿却大哭了起来,这孩子饿啊!老跛这回如何做鬼脸也不行了,那娃娃两眼一闭就是一个字“哭”!
“应该是饿了,老汉抱着婴儿在缸下拿出来一个陶罐来,里面的液体如同丝绸一般,浓郁如蜜,用小指微微沾了些放在婴儿的嘴上”。
这娃娃一闻有香味差点连手指都要吞咽到肚子里了,老汉心中大喜。喃喃自语道:“要是他父母寻他应该早就来了,估计……反正这可是老天爷赐给我的宝物,这回我老儿也有后了”!
高兴是高兴,突然想起来给这个孩子起个什么名字才好,可不能向他一样让人管他叫跛子吧?
冥思苦想了一气,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精光一闪,我想不到袁先生肯定能知道,我老儿没读过书,对,就去城中找袁先生。
这个袁先生是何人?袁先生本名袁子千,是鸠马城的附近有名的教书先生,平日里卖些字画文墨,所以对于跛老汉这类人给与很大的帮助,老汉每打一担柴,卖到酒楼茶社里也就是五文钱,卖给袁先生则给七文钱,所以每次老汉打的每一捆柴都大了一圈,荆棘树叉都会打磨干净在卖给袁先生。
老汉背着大半担的柴,鹿肉单挑肥美的地方切下来几块围在脖子上,怀中抱着个娃娃就进城里去了。
老远就能看见鸠马城城内城外的繁华景象,马车驴车鳞次栉比,熙来攘往的人群。顺利的进入城七里长街,过了白米桥,不远处就是袁先生家宅了。
白米桥下也有认识老汉的人,有的小贩看见了也招呼着。小贩唱到:“跛姥爷呦,又来卖柴来喽!那个走街串巷的不认识您呦”。
另一个卖糖葫芦的接过来唱道:“跛姥爷呦,不打柴喽!半担子柴哦,糊弄袁先生喽”。
…………
一个接着一个,都拿老汉打趣。老汉也不搭理他们径往袁先生的宅子走去了。
今日这老汉怎么不生气了?一群人纳闷儿着。
他们哪里知道老汉捡到这么一个宝贝!
敲了几声门锁,听见院里门闩一响,漏出一张苍老的脸来。
老汉笑道:“原来是孙婆婆,这位孙婆婆都已经八十余岁了,说起这位孙婆婆也是一位可怜人,儿子孙子一家都被歹人杀了,还是袁先生看着可怜在街角接回来的”!
孙婆婆笑了笑道:“原来是老跛啊”!
老汉笑道:“每次来都得给您添麻烦,袁先生那”!
孙婆婆笑道:“老婆子我巴不得和别人说几句话那,袁先生还在睡午觉那,你来了,我去唤醒他”!
老汉急忙拦住孙婆婆道:“等先生睡醒了”!
放下干柴,解下鹿肉,拿出那罐子土蜜来,自怀中抱着的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