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看到的,想让吕蒙看到的又如何才能“不小心”的让吕蒙看到,这些都足够孙绍和他的智囊们商议许久。
孙权给周瑜的回信和给吕蒙的信是一同发出的,不过周瑜先几天收到信,由于要给孙绍加冠,周瑜收到信后便马不停蹄赶往长沙,至于营中之事,自有程普料理。
吕蒙收到孙权让他代表自己去长沙的时候,周瑜已经到了长沙了。
孙绍要大婚的事情吕蒙是知道的,只不过作为孙权的心腹大将,吕蒙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也没有去道贺的打算。
不过在知道了孙权真实用意之后,吕蒙对此行倒也颇为期待。
吕蒙现在与孙绍是邻居,名义上都是隶属孙权麾下,然而二人私下不仅没有任何交流,其辖区之间也是外松内紧,彼此防备。
吕蒙在连云山峡谷山寨兵力比刘磐与太史慈对峙的时候有增无减,孙绍在吴昌城屯驻的兵马虽然远远不及另外三个方向,但他将所有的骑兵都放在这里,并且不断地加固加厚吴昌城的城墙,也可见孙绍对吕蒙的戒备之心。
吕蒙接到孙权的信却没办法向周瑜一样说走就走,艾县经过长沙一战损失颇大,粮草辎重消耗巨大,并且战后几乎所有的好处都让孙绍占了,他来到艾县的时候,这里可谓是一片狼藉。
吕蒙虽然对治政并不精通,但他以军御政,无论是手下将士还是当地官员都无敢不从,加上处事公正,也很快将艾县及其属下的其他五县稳定下来。
太史慈时期留守的副将宋谦在吕蒙手下毫不意外的被弃用了,吕蒙信不过他,从周瑜帐下调来了潘璋作为自己的副手。
宋谦此时方才追悔莫及,在太史慈走的时候,他无论是跟着太史慈走或者跟着孙绍去长沙,他都不至于沦落到如此境地,不过此时悔之晚矣。
吕蒙正准备出发的时候,府上却迎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来人名叫孙贲,亦是孙氏宗族大将,不过孙贲与孙权的关系可并不和睦。
孙贲的父亲是孙坚的兄长孙羌,也就是说孙贲其实是孙权的族兄。孙羌有二子,长子孙贲、次子孙辅,孙羌早亡,二子都是由孙坚抚养长大。
孙贲、孙辅比孙策还大了几岁,比孙权自然是大了更多,因此虽然同在一个屋檐下长大,二人却与孙策更加亲近。
孙坚不幸战死江夏之后,孙贲兄弟是最早跟着族弟孙策一起起兵的,他们跟着孙策东征西讨,虽然不如周瑜太史慈等宿将一般功勋显赫,但是累积下来的功劳也不小。
孙策平定江东之后,孙贲、孙辅兄弟被孙策拜为豫章太守和庐陵太守,替江东守护西南屏障,并且镇压当地连绵不绝的山越叛乱。
孙策死后,他们的官职也不曾变,不过当孙策将江东之位传给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