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休养生息,恢复生产,同时整顿吏治,操练军队,为下一步的扩张做准备。
在这荆北混乱的一年多时间里,曹操也终于渐渐从赤壁大战的阴霾走出来,各地农业生产都恢复过来,大战后趁各地兵力不足蜂起的盗贼也被各地官府镇压,除了最新征召的新兵训练不足,还未能形成战力,粮草辎重还需要继续积累,其他已经全部步入正轨。
赤壁大败之后,曹操在北归的途中便迅速完成了战后的规划,并付诸实施,成效显著。
赤壁之战后,孙权、刘备成为曹操心腹大患,为了拖住二人,曹操分别用了布下两枚棋子。
其一,为了牵制江东,曹操派人深入山越之地,以重金厚赏为饵,煽动山越大规模叛乱,使得江东无力北伐。
其二,为了阻止周瑜和刘备,将曹仁留在荆北,就是为了让荆北三足鼎立,互相牵制混战,荆北无法统一,无论是周瑜还是刘备都无法北上,这就为曹操善后赤壁之战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曹操原本就没指望曹仁能够守住荆北(本章未完!)
第二百六十章烽火初歇再起浪
,如今他在北方善后完成,自然也就不在意区区襄阳一城的得失,用一个无关大局迟早陷落的城池,换回曹仁以及数千曹军将士的性命。
荆北战事平息之后,天下终于再次迎来了短暂的休战期,曹操、孙权、刘备、孙绍等各方诸侯都在抓紧时间恢复生产,整军备战,为下一轮的较量积蓄力量。
孙权一边恢复生产,一边给孙绍下了最后通牒,要求孙绍让出荆南,重回江东。
孙权原本以为孙绍只是不希望囚禁束缚,让他当一郡的太守也不是不可以,但孙绍闪电般的横扫荆南,彻底让孙权看清楚了孙绍的野心以及长沙潜藏的实力,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孙权的容忍范围,他不可能再任由孙绍继续发展下去了。
孙绍断然拒绝了孙权的提议,孙权大怒之下正式宣布孙绍叛乱,荆南为江东之敌对势力。
在此之前,孙绍与孙权虽然貌合神离,甚至有所摩擦,但孙绍对外一直以江东附属自居,赤壁大战的孙刘联盟也没有孙绍的一席之地。
此事过后,荆南正式脱离江东,自立门户,与江东的关系也降至冰点。
来自京口的情报告诉孙绍,孙权原本想要立刻兴兵攻打荆南,但鲁肃、周瑜等人再三劝说,孙权才暂时熄了起兵的念头。
荆南的独立,立刻成为天下瞩目的焦点,也让曹操、刘备开始重新审视这个最新崛起的对手,一时间各方诸侯的细作密探蜂涌入荆南。
长沙,岳麓山。
这里山清水秀,风光绝美,岳麓山山腰上立着一座衣冠冢,这是孙绍为太史慈所立。
太史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