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阳人,同样是在幽州就追随刘备的老臣,其资历比赵云还高,糜芳也是在徐州与其兄糜竺一起抛家舍业跟随刘备,二人在军中威望不低,他们如此质疑,很快便影响了许多不明就里将士,一时间军中流言四起。
对于流言,赵云选择沉默,他知道此事很难说清楚,多说多错,说不定越描越黑。但他为救新野舍生忘死,为回新野拒绝了孙权、孙绍的招揽,回来却被同袍如此质疑,即便是他,也难免心中郁结。
对于流言,刘备首先当众表达了对赵云的信任和支持,并严令无论是谁之前那些流言蜚语不许任何人提起,否则严惩不贷。
刘备的军令效果还是有的,至少在明面上无人胆敢在提起此事,只是私下里傅士仁与糜芳却是阳奉阴违,导致流言屡禁不止。
关羽原本就对赵云心存愧疚,刘备想要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他已经觉得不妥,傅士仁与糜芳如此作为,关羽、张飞勃然大怒,
二人亲自闯入傅士仁、糜芳军中,将傅士仁和糜芳当众打倒缉拿。
不仅如此,暴露的关张二人还将傅士仁和糜芳拖到军中校场,当着全军将士的面鞭笞二将,二将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被打得皮开肉绽。
当刘备和赵云及其他文武赶到现场的时候,傅士仁、糜芳已经浑身浴血,奄奄一息了。
刘备大怒,就要严惩关羽、张飞,关羽面沉如水并不说话,张飞不服,破口大骂傅士仁、糜芳是小人,造谣中伤兄弟赵云,活该挨打,还扬言谁再敢乱说,此二人便是下场。
赵云又感动又觉得尴尬,只好一边拉着张飞不让他继续胡言乱语,他知道关羽、张飞二人虽然是为了他,但这事绝对是做错了,于是并不为关羽、张飞二人求情。
但赵云也不愿让关羽、张飞因他受过而无动于衷,于是恳请刘备与二人同罪。
糜竺之前也提醒过糜芳,不要胡言乱语,但糜芳却不听劝。
糜竺知道糜芳是咎由自取,但被人当众打得半死不活,糜竺还是觉得心疼至极,毕竟这是他一母同胞的弟弟,纵然有错,纵然要罚也不该如此。
糜竺心中有气,因此简雍、孙乾等都替关张求情,糜竺却是一言不发,只做不知。
糜芳被打得痛昏过去,在糜竺呼唤下渐渐清醒,见兄长来了,顿时觉得心中有底,他不顾疼痛,痛哭控诉道:「关羽、张飞二人目无军法,戕害同袍,若不严惩,以后军令何以服众?」
糜竺没想到兄弟如此不识时务,顾不得糜芳伤势捂住他嘴巴不让他再说。
傅士仁也来了脾气,大声哭诉道:「我与糜芳只是合理怀疑,绝无私心,赵云自己都无话可说,你们凭什么痛下狠手?你们是跟随主公从幽州起兵的,难道我傅士仁就不是吗?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