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刘备帐下的人才,这次趁曹操、孙权联合攻灭刘备的机会,孙绍还想要抢占江陵,将江陵牢牢握在手中,因为江陵既是荆南向北用兵的桥头堡,更是孙绍攻入益州战略的关键,如果不能掌控江陵,入川的军队便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不要说攻取益州,自保都是问题,所以江陵孙绍是非取不可,这件事的重要性还要高于对刘备。
孙绍可谓是贪得无厌,但庞统、法正却正希望孙绍如此,只有孙绍永不满足,才会一直有扩疆拓土的野心,也才有他们这些文臣武将建功立业的机会。
如果孙绍跟刘璋一样安于现状,他们也不会选择孙绍来辅佐。
在曹操、孙权两个当世最大的诸侯虎口夺食,这事儿看起来挺不靠谱,但与庞统、法正商议过后,孙绍却觉得这反倒是比收纳刘备帐下的人才简单许多。
原因也很简单,首先是孙绍对江陵的情况比曹操和孙权了解得多,并非说孙绍的情报系统比曹操和孙权厉害,只是因为江陵与武陵不过一江之隔,距离比襄阳和江夏近太多了。Z.br>
此外诸葛亮虽然命令尽力封锁对北方和东方的消息,却没有下令封锁南面的消息,并非诸葛亮对孙绍不设防,而是因为江陵没有水军,根本没有能力封锁长江,隔断孙绍的情报渠道。
既然确定防不住,如今兵力本就捉襟见肘的诸葛亮,便索性放弃了这样事倍功半的行动。
江陵与武陵距离的优势不仅仅是让孙绍的情报时效远超曹操、孙权,更是孙绍夺取江陵的最大的优势。
无论是襄阳还是江夏,就算是与孙绍同时得到刘备弃城而走的消息,他们的兵马要赶到江陵,就算路上没有遭遇抵抗也要两到三日,而孙绍的兵马渡江北上仅仅需要一天而已。
而曹操、孙权与孙绍同时得到刘备弃江陵而走的消息,这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刘备如今大肆***,便是为了防止曹操、孙权第一时
间得到江陵的情报,只有瞒住曹操或者孙权两三日,刘备才能确保不会在在入川的路上被曹操或孙权追上。
以诸葛亮的智慧,明知道请报上防不住孙绍,也必会想好后招,若是孙绍贸然追击,必定遭到埋伏。
孙绍也可以利用水军优势将兵马提前送到刘备入川的道路之前,设下埋伏等刘备自投罗网,但如此一来,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全擒刘备集团,挟持刘备父子,驱使其羽翼。
这是万不得已的时候孙绍才能接受的结果,一直以来对待麾下文武他都尽可能的以诚相待,这也是麾下这么多猛将能臣如今能够为他所用的原因。
若是当真做了挟持刘备父子的决定,那么防备和猜忌便会一直充斥着他的势力,长此以往,只怕不止是忠于刘备的部将,其他部下一样会人人自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