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好像兄弟二人的表现曹操都不满意。
难道曹操中意的是领兵在外的三公子曹彰?不少人如此猜测,但很快所有人都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曹操若当真有意,此时就该召回曹彰,但曹操并没有这样做。
于是百官纷纷开始站队,支持曹丕的人认为曹丕是曹操最年长的儿子,也一直协助父亲处理政务,这说明曹操早就开始培养曹丕了。
支持曹植的人认为曹操之前确实是有心培养曹丕,但曹丕表现并不好,曹操不满意才再次考校兄弟二人,否则若是曹操无意立曹植为储君,又何必考校他呢?
支持曹丕的人认为曹植不通军政,难托大事;支持曹植的人却认为曹丕在军政上的表现虽然现在优于曹植,但那是因为他接触得多,正因为曹丕接触得多,但却依旧不能让曹操满意,曹操才对他失望,转而将希望寄托于之前没有经验的曹植身上。
曹操对于百官的态度冷眼旁观,与程昱聊天的时候却冷笑不已,只有程昱知道曹操之所以考校儿子,是因为在江陵见识到了孙绍这个年轻人的能力,这才有了危机意识,现在曹操身体康健,还没有想死之后的事情。
这一日曹操再次召请程昱、贾诩、刘晔、陈群等在许昌的谋士来府中议事,荀攸和钟繇常年坐镇长安,因此并不在此。
待群臣分主次坐定之后,却发现上首第一人的位置空无一人,那是之前荀彧的位置,如今荀彧虽然不在了,却没有人敢坐上他的位置。
曹操见状忍不住又想起了荀彧,顿时悲从中,不过他很快便调整心绪道:「近日从南方各地传来的消息,一是孙绍在长沙大事祭典刘备,不仅将杀害刘备的帽子扣到我的头上,还扬言要继承其志,抗曹扶汉。此外,传言孙绍已经遣使入江东,要与孙权修复关系,联手对抗我们。如今我军虽然实力最强,但若是二孙联手,则江南之地连成一片,难以图之,今日请各位来,便为商议此事,诸位有何看法,还请畅所欲言!」
陈群不忿道:「孙绍真无耻至极也!明明自己就是最大的反贼,反倒贼喊捉贼,主公还需早早发兵,诛除此僚,否则任其发展,对主公威望损害极大!」
刘晔道:「长文此言极是,只是荆州扬州若是达成同盟,我们攻荆州,则江东必攻淮南,我们取江东,则荆州必定威胁许昌,因此要对付二孙,破坏其联盟最为关键!」
曹操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看向程昱,程昱见状却说道:「二位所言虽有道理,但二孙同盟只怕是铁板钉钉,无法阻挠。毕竟无论我们做什么,他们都不会忘记最大的敌人在北方,当他们无力独自对抗我们的时候,结盟变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荆州和江东都不乏贤才,孙绍与孙权也是少年老成之辈,他们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所以无论我们如何从中破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