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倒是赵云皱眉道:「要不要再等等,让王大人再向北打探,待幽州、并州的消息传来,再行兴兵?」
黄忠却是大声道:「幽、并两州据咱们数千里,等那边的消息传来,却要等到猴年马月?如今情报已经如此详实,正是天赐良机,末将以为应当立即发兵,以免错失良机!」
孙绍又将眼神投向徐盛和魏延,徐盛犹豫不决,魏延却与黄忠一样主张,道:「主公,兵贵神速,我们兵马钱粮早已聚集,这消息也瞒不了多久,若让益州探得消息有了防备,再想入蜀,则是事倍功半啊!」
魏延的话也很有道理,徐盛闻言也点了点头道:「文长言之有理,如今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主公,下令吧!」
帐中文武此时基本已经达成一致意见,赵云也不再出言反对,庞统见状道:「既然众将意见一致,主公也勿须犹豫了!不过子龙将军也是持重之见,臣以为向北方打探情报的行动可以一起进行,北
境距离我们毕竟遥远,就算那边有了异动,我们能够早一点得到情报,也有时间作出反应!」
众将都认为庞统这是给赵云找台阶下,但见军师也支持立刻发兵,他们也没有再说什么,于是孙绍当即决定即日兴兵,讨伐益州。
对外讨伐益州的理由则是刘璋与刘备同为汉室宗亲,却对刘备见死不救,实在是不仁不义,不配为益州之主。孙绍继承刘备遗志,如今讨伐益州,乃是讨伐不仁,伸张大义。
军议过后,各位大将便在当天离开长沙,回到各自驻地,黄忠则开始调遣兵马,这次伐蜀,黄忠亲自统帅的一万长沙营兵是绝对主力。
徐盛训练的新兵则调来长沙,保卫长沙以及桂阳一线;魏延则回武陵,厉兵秣马随时准备支援各方战场;赵云也将离开长沙镇守江陵,开始第一次为孙绍出战。
孙绍也抓紧机会与妻子作最后的告别,毕竟这次伐蜀之战,最快也需要数月,而孙绍从江陵回来,也不过待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孙绍与曹节不过是稍稍叮嘱几句,让她安心等待自己平安归来,在家中若有不便都去找黄月英。跟黄月英,孙绍却是与之缠绵许久,临行前一直抱着儿子不肯放手。
他对黄月英没有什么要交待叮嘱的,毕竟这些年他们聚少离多,无论是安顿家里还是协助镇守长沙的大将处理政务,黄月英都已经是轻车熟路。
孙绍没有让黄月英送他,二人在府中最后深深拥抱之后,孙绍便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开。
大军在湘江边上登船,由运兵船将他们直接送到公安港,在那里沙摩柯率领的七千蛮兵与零陵抽调的三千零陵军已经等候多时,三军会师之后再继续经由水路送达西陵,在那里进行补给休整,然后进攻益州大将高怀镇守的秭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