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称霸三国从出走江东开始> 第三百四十三章 无能狂怒,殃及阿斗

第三百四十三章 无能狂怒,殃及阿斗(2 / 5)

,赵韪镇压了益州将领沈弥、娄发发动的叛乱,甘宁也是那时候受到牵连才逃出益州。

赵韪平息了叛乱,刘璋对其更加信任,他大权在握,作为本地豪强,在益州颇得人心,当时刘璋的直属军东州军军纪败坏,刘璋不能治军,导致东州军为祸成都,民心尽失。

赵韪见益州民怨沸腾,觉得时机一到,于建安五年(200年)发动叛乱,可惜赵韪虽然有些名望,但手下并无能臣大将,无将不成军,叛军被拥护刘璋的吴懿、庞羲等东州派将领率领东州兵击败,赵韪死于江州。

赵韪的叛乱虽然被镇压,但此时的益州早已经不是刘焉在的时候,益州本土派联合豪强,占据州郡,对刘璋的命令阳奉阴违。

刘璋对此十分气愤,但又不敢与反对派撕破脸皮,这时候刘焉时期便依附于益州的汉中张鲁日益骄纵,公然拒绝刘璋的号令,刘璋大怒,将留在成都的张鲁母亲和弟弟全部杀害。

张鲁原

为刘焉部下,奉刘焉之命攻杀了当时的汉中太守,占据了汉中,刘焉当时糊弄朝廷的米贼,其实就是他的自己人。

刘焉在时双方关系保持的不错,据传是因为张鲁之母与刘焉关系匪浅,刘璋对张鲁之母便极为敌视,杀害张鲁母亲和弟弟,刘璋未尝没有公报私仇的用意。

张鲁得知母亲弟弟被刘璋杀害,立刻翻脸,发兵攻打益州,刘璋以为汉中不过一郡之地,不足为惧,派庞羲迎战,没想到庞羲一败涂地,好在有剑阁等雄关可守,汉中兵力虽强,却也攻不进来。

双方就这么打了近十年,张鲁攻不进来,刘璋也打不出去。只是张鲁虽然攻不破剑阁,益州的反对派却更加看出了刘璋的懦弱无能,因此对刘璋的命令更是阳奉阴违,甚至公然拒绝。

刘璋结了张鲁一个死仇,更加不敢像刘焉一样打击益州豪强,于是对各郡的掌控便更加弱,直到现在,刘璋的命令只能抵达寥寥数郡。就连曾经刘氏的铁杆支持者,刘焉的至交庞羲,也因为对刘璋懦弱的失望,渐渐选择拥兵自重,益州此时几乎是一盘散沙。

近些年来,刘璋越发消沉,安于享乐,反正现状的情况也不妨碍他当益州的土皇帝,渐渐的默认了益州的现状,益州的反对派也乐得如此,他们担心弄倒刘璋会来一个更加强悍的州牧,于是只要刘璋不对他们动刀,他们甚至对刘璋颇为恭敬,双方竟然达成了默契,形成一种奇怪的平衡。

原本就这样保持下去,刘璋也会觉得自在逍遥,但一年前别驾张松勾结刘备意图进攻益州的事情打破了这种平衡,虽然张松被杀,法正出逃,但张松最后对刘璋说的那段话却成了刘璋挥之不去的梦魇。

刘璋原以为别人都与他一样,能够割据一方,作威作福便满足了,但张松的话让他意识到,并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