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达立刻想到也去投靠孙绍,因为他知道法正绝不会轻易认主,若是法正都能认可孙绍,那么孙绍必定是一个值得追随的明主。
不过孟达转念一想,如今孙绍风头正盛,自己若是这么只身前去,不过是锦上添花,未免让孙绍小觑,就算有法正推荐,只怕孙绍也未必肯重用他,于是孟达便想要带功归顺。
孙绍伐蜀,其目标自然是攻破成都,而他如今正在成都,这不是天赐良机么?
至于若是孙绍打不到成都,那孟达也不在意,那时候孙绍兵败他再去投奔,至少也是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可重要太多。
要在孙绍兵临成都的时候作为内应,其自身实力自然是越强越好,成都城中对刘璋不满的豪强势力不在少数,集合起来也是一股不小的势力,只是这些人中包括他自己在内,都没有一个武力超群的大将,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些乌合之众若没有一个强力的大将领导,只怕也难以成事。
在成都找一个刘璋的反对派容易,但要找一个反对刘璋的将领,却是难如登天。
成都及附近的城池只有一支兵马驻扎拱卫,那就是刘璋直属的东州军,刘璋虽然昏庸懦弱,但却知道军权的重要性,特别是赵韪叛乱之后,刘璋更加意识到了东州兵的重要性,对东州兵将士更加优厚,因此这些东州兵虽然军纪败坏,但无论是装备还是战斗力都不弱,最重要的是对刘璋忠心耿耿。
但孟达依然很快物色到了这样一个合格的目标,此人正是刘备的义子刘封。刘封的武功在高手如云的刘备帐下,确实显得平庸,但在益州,能够稳稳胜过他的,却不超过五人,而这些人几乎都不在成都,因此若能将刘封拉拉拢过来,那成事的几乎最少可以提高三成。
只是孟达与刘封却从没有接触过,加上刘备的覆灭孙绍也是其中推手之一,虽然后面孙绍在长沙为刘备等人举行了盛大的祭典,对刘备等人也推崇备至,但刘封究竟如何看到孙绍,孟达心中却没有底,因此他并不敢亲自与刘封接触。
孟达于是想到了通过简雍与刘封联系,将他们一同拉拢入伙。简雍进入成都之后,孟达便与其见过一面,那时候孟达并没有投靠孙绍的心思,简雍看在孟达曾经与刘备共谋的交情上,不仅没有出卖孟达,甚至将孟达引为知交好友。
孟达有了投靠孙绍的念头后,便开始劝说简雍一起转投孙绍,当然他并没有对简雍说出自己的计划,只不过这时候简雍因为刘璋收养阿斗,对刘璋感恩戴德,因此被简雍果断拒绝了,甚至要与孟达断绝关系。
简雍自此再没见过孟达,今日阿斗刚被送回来,孟达如此迅速的找过来,甚至知道了阿斗在刘璋府上的遭遇,可见刘璋府上,定然有孟达的眼线。
孟达对简雍极其了解,知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