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现在的用的轴承是鲁班发明的,实际上就是在车轴和车轮安装的两个套环。工匠们按照孙绍的指导改良出来的轴承就是现代最常见的那种滚动轴承,在两个套环间安装了铁珠,并且将套环改良为钢铁锻造。
轴承虽小,对于机械行业却是不可或缺的,这种滚动轴承真实历史上出现是在一千年多以后,传说是著名的画家达芬奇发明出来,而孙绍再次提前千年将这种轴承造了出来。
独轮车装上这种新式轴承之后,车轮与车轴的摩擦力大大降低,让独轮车更加灵活省力,并且车轮和车轴的使用寿命也延长了数十倍,如今的长沙,新式轴承不仅用于独轮车,其他能用的地方,也在逐步的进行升级。
独轮车的第二个改良在车轮上,孙绍在木制车轮和外包的铁皮中间加上了几层兽皮,这种最简易的轮胎让防护铁皮和木制车轮之间有了一个缓冲,能够大大减轻木质车轮的损耗,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也让独轮车能够更加适
应崎岖的山路.z.br>
除了这两个重要改良,孙绍还在独轮车上安装了弹簧,让其在颠簸的山路上推动起来更加平稳,更加省力;另外独轮车还安装了简单的防滑装置,让独轮车在上坡或者下坡的时候,更加省力和安全。
当初孙绍第一次与法正讨论伐蜀的时候,法正对道路导致的粮草运送困难极为担心,后面正是看到了这种新型的独轮车,这才转忧为喜放下心来。
除了独轮车,孙绍另外两个秘密武器,一个是水泥,另一个则是对行军干粮的改善。
长沙如今的条件,加上孙绍对水泥的认知,现在当然造不出来现代那种水泥,但科技院的工匠们按照孙绍提示的将石灰石与黏土打碎研磨,之后高温煅烧,再加入其他原料之后一同磨成粉末,制造出了土质水泥。
这种水泥在各种性能方面自然是比不上现代的水泥,比如硬度不够,干燥缓慢,也没有现代水泥制品那样经久耐用,但对比现在建筑用的泥浆、米浆等等,已经先进太多了。
只不过如今就算是土法水泥,其工艺虽然试验出来了,但还没有形成规模生产,因此孙绍此次携带的也不多,只能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孙绍对于行军军粮也进行了改良,用一些易携带,易制作的食品,替代了军中常用的粟米。比如炒米,这种制作简单,重量极轻,即可直接食用也可开水冲制;除了炒米,还有各种肉干,面粉制作的烧饼、馒头,这些历史上可是唐朝以后才成为军中主要军粮的。
军粮的改善,对于行军打仗的部队来说同样重要,这意味着将士们消耗同样的体力,携带的军粮可以让他们吃起来口感更好,获得更多的热量,提高军队远征时候的续航能力。
但即便孙绍做了这么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