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肉汤有信心。
“而且我们不止做一道骨头汤,每日选择不同的配料搭配骨头熬汤一起卖,保持新鲜感,也会吸引越来越多的食客。”除了苞米骨头汤,萝卜大骨汤,还可以开发多种汤种。
“那,明儿我们怎么做?”柳氏直接问。
“当下是炒河粉受欢迎,自然增加炒河粉的份量,提高到一百份吧,汤河粉保持五十份不变!”
第21章
次日出摊,果然,昨儿听闻过烧不焦的河粉的行商跟船客,还有看热闹的食客在她们的驴车一出现就激动起来,甚至还催促着陈念莞赶紧摆摊炒售。
陈念莞当然是极力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了。
这一日的火爆比昨日更甚。
预算的一百份炒河粉全数卖出,至于汤河粉,如陈念莞所预料的,有昨儿尝过炒河粉的食客今日特意来吃汤河粉,加上其他没排上队又想吃汤河粉的,五十份汤河粉全部售罄后还有人问有没有的。
因此,第二日收入便有一贯二百文。
第三日,第四日,那摊子的食客越来越多,而在看热闹尝过河粉后,了解味道确实好吃的食客也渐渐增多,除了每日被吸引过来的,以及被美味折服成为固定客源的,还有被怂恿着从城里特意来码头尝鲜的,生意火爆得很,甚至连一日五十份的汤河粉也供不应求。
六日后,陈氏母女每每出摊就要卖到下晌,每日卖出去的河粉将近三百份,但那食客依然没有减少的趋势。
一是勾火表演带来烧不焦的河粉奇闻还在延续发酵,隔壁县城,附近小镇以及乡村的人听闻的都来码头看个究竟。
二来河粉是新事物,即便是天南地北走动的行商,大部分也都是首次尝试,河粉卖相又好,让一直以面食为主的很多人都想换换口味。
三,自然是无论汤河粉还是炒河粉,都很美味,自然而然留住了许多客人。
这些天,陈念莞与柳氏都是桀桀桀笑着入睡的。
河粉的生意这般好,她们始料未及。
如今她们睁开眼就是赶紧驱使毛驴磨米浆做河粉,准备出摊工作,河粉做好后赶紧拉到码头摊位去,就有人上来排队,根本不愁卖不出去。
收摊后顺便去集市购置第二日需要的物资再回来,随便吃点什么倒头就补觉。
醒来后就是准备晚饭,泡米准备第二日晨起的预备工作。
吃完后梳洗,稍微歇息一番后又闭眼就睡,如此循环。
看着家里的铜钱越来越多,两人的笑脸越来越灿烂,无论是醒着还是睡着,脑子里跟眼睛里全是铜钱,直到这日萱萱鼓着小脸看着她们:“阿娘,姐姐,你们都不理萱萱了,只有大哥哥跟我玩儿!”
大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