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她也有点怵,前头为了莞莞的事,她还去县衙闹过,如今叫她去县衙交摊位费,就怕是没进去之前,被人拦下了。
“阿娘,我不去,你也用不着去。”陈念莞瞅了瞅西厢,“咱家里不是还有伙计吗?叫张二郎去就是了。”
柳氏想了想,还是不放心,将张二郎送到县衙外头才让他自个儿进去。
张二郎交摊位费的过程,并没有柳氏母女想象中那么艰险。
有柳氏的指点,张二郎进了县衙直奔户部,说了码头的摊位位置,小吏登记陈三嫂的姓名年龄籍贯后,掏出三两银子,收下银子,给了一张盖公章的文牒,代表陈家摊位已经缴纳过九月的摊位费,以此为凭据。
张二郎走出县衙门口,在外头守着的柳氏这才松了一口气,接过那张文牒,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驾着驴车带上张二郎采买去了。
柳氏不知道,她才转身跟张二郎离开,那县衙门口就有个人探出头,见着她与张二郎上了驴车,匆匆地便去了户部。
这人便是陈鸣的二哥,在县衙里当帮闲跑腿的陈峯。
他在外头见着县衙外头的柳氏,初时心里吓了一跳,以为柳氏又闹上衙门找麻烦来了。
第26章
两个月前,要将陈念莞嫁给窦祐才的,就是陈峯。
陈峯平时总替官衙跑腿干活,自然认识窦书办。
官衙在编制官吏之外也有很多杂活,尤其是像抚宁县这种大县,所以时常雇用外人做些杂活,这些做活的人就叫帮闲。
帮闲代表官府的面子,自然也很有一些油水,所以很多时候,活计就落到了跟县衙有关系的亲戚手里。
陈家二房的陈峯不务正业,也就时常指望身为里长的大哥陈祥安排这等活计给自己。
那窦书办亦是因此让自家侄子窦裕才给县衙当差。
这么一来二去,那陈峯与窦祐才臭味相投,成为了投机的朋友,窦祐才看上陈念莞,就马上跟陈峯透了口风。
陈峯在县衙当差那么多年,又跟窦祐才交往甚密,去过窦书办家,听得窦祐才漏过口风,怎会不知道窦书办家底丰厚?要攀上了窦家,这姻亲关系带来的好处,自是无可估量!
没想到老三家留下的赔钱货今日还有这等用途!陈峯欣喜之余,是懊恼。
昔日将柳氏母女赶出陈家,也便是陈峯的主意。
陈鸣出事后,一大家子就靠着哥哥那点子月俸过活,至于三房,柳氏娘家光景还好的时候,留着柳氏母女还能收到些许进项,可那柳家不管柳氏了,这母女仨留着也费口粮钱银,还得靠他们两房人照顾,是个无底洞,让他觉着碍眼。
刚好柳氏那会儿跟他婆娘生了罅隙吵闹,于是干脆就借机说柳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