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也不多说,跟淑妃道:“你左右无事,老二又在外打仗,国寺素来灵验,你就陪我一道给老二他们祈福吧?”
淑妃自然也愿意帮亲儿子做点什么,闻言起身道:“妾自当尽力为二殿下祈福。”
太后先让淑妃退下,阿枣轻声问道:“太后,您不叫齐王妃过来吗?”她这样问当然不是操心那个一心想让她名声尽毁的齐悠,而是探探太后的口风。
太后听她这样问,就知道她已然明白了不少,不禁笑了笑,看似答非所问:“老二媳妇年级尚轻,还没有子嗣,脾气又冲,在老二离开之前还和他吵了一架。”
阿枣明白了,齐悠不得二殿下喜欢,对于皇上来说没有胁迫的价值。太后这话也等于委婉地承认了她的猜测,阿枣感慨一回古代人的说话艺术,也躬身退下了。
国寺虽说是寺庙,但雕梁画栋精彩辉煌不下于世家宅院,再加上守备森严,阿枣日子过的颇为清静,就是操心薛见,偏偏现在局势紧张,她还不能给他去信问问。
倒是淑妃见到阿枣很是不解,私下同太后道:“还以为您不喜老四媳妇呢。”
她这人有诸多不好,只有话直说这一点长处,再加上她跟皇上的时间比皇后还长,知道一些昔年旧事,故有此一问。
自从她给薛见挑了沈家女之后没少有人这样问,太后淡然一笑:“她这样好看又懂事,最重要的是对老四也上心,我怎么会不喜?”
淑妃还想再说,被太后打发下去了,女人一多闲话就传得快,她难免和其他人念叨几句,后来不知怎么的就传进了阿枣的耳朵里。
她不喜欢有事藏着掖着,正好现在和太后离得近,她就问道:“皇祖母,儿臣最近听到些风言,说您当初和我们沈家有嫌隙,你说这不是胡乱编排吗?您得好好惩治这些人。”
太后一乐:“你倒是鬼机灵。”
她啜了口茶才道:“也不完全是编排,当年你们沈家先祖随先帝征伐天下,算是有从龙之功,沈家为了稳固地位,送了个嫡女进宫...哦,对了,要是她现在还在的话,你应该称一声姑祖母。”
原来是后宫争宠...阿枣面上讪讪,太后继续道:“你们沈家人多貌美,你那姑祖母也不例外,后来升了贵妃,不知被哪个小人蹿腾出了歪心,竟给我下了药...”
阿枣脸色一白,慌忙跪下了:“太后恕罪。”
太后叹了口气,眼底并无怒色,只有感慨和叹息,她伸手把阿枣扶起来:“你跪什么,又不是你做下的。”
太后要是真的迁怒她,当初也不会同意薛见娶她了,阿枣心下稍定,满面尴尬地起身:“此事从未听家中长辈提起过。”
太后心下又是一叹,她跟沈家女说的是明面上的事,其实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