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八郎其实还是很聪明的,这些日以来,他一直在跟着栾青林学习防身之术,尤其是练刀,已然有了一定的成效,如果真得让他去行走江湖,虽然不能除暴安良,但是四五个普通的大汉应该近不了他的身的。
“姐呀,你那些玻璃只能少量地制作一些用品,这样才能出高利润,但是我们还剩余那么多的材料,放着多可惜呀?”许八郎道:“我看不如我们再做点儿别的!”
“好呀,你做些什么?”许云起反问着他。
许八郎想了想,道:“要是做琉璃碗,的确费事,姐,你不是可以做镜吗?”
许云起心头一动,笑道:“你不我倒是忘记了。不错,玻璃作成的镜最好用,比铜镜清楚多了,我们可以在这上面想办法,而且做出来的镜也要比铜镜卖得便宜,如此一来,就可以垄断全天下的镜了,呵呵那些磨镜的人也要失业了!”
许八郎看着许云起兴奋的样,不由问道:“那你一块镜卖多少钱呢?”
许云起想了想,如今一块普通的铜镜,也要三十多个铜板,如果玻璃镜想要卖得好,就不能高于这个价格。
“二十个铜板一块!”许云起当即地道:“而且我们做的镜都是定制的大。”
许八郎诧异地瞪大了眼睛:“姐,你一个碗就卖一百两银,为什么镜卖得这么便宜?”
许云起笑道:“这就你不懂了吧?镜比较好做,而且工艺简单。还有,我们主要的目的还是把我们的玻璃卖出去,让大家都认可。如果量少了,很多人是不会知道的。呵呵,至于碗嘛,到底还是不如瓷器的好,就只当是工艺品吧!”
“原来是这样!”许八郎点着头。
姐弟两个人骑着马,一路笑着回到太平寨里,正看到接送孩放学的马车驶了进来,一到寨的门口,一群孩便欢天喜地地从马车上跳下来,往家跑去。
许云起和许八郎在马上看着孩们欢乐的样,都大为羡慕,尤其是许云起,想一想自己的童年,那才是苦难。
从马车上下来的最后两个孩,一个是李林,一个是张先。
本来,这两个孩都没有到去读书的年龄,但是两个孩看到别人去读书,也吵着要去,李妈没有办法,便与许云起通融了一下。许云起认为,既然孩愿意去上学,也是好事,去听一听课也行,所以同意了。煜也想要去的,但是许云起觉得他太,自然没有答应。
这两个孩是今天第一天往学校里去,李林稍大一些,还能够适应;而张先却还是了,根本就没有耐心听课,从马车上回来的时候,已然睡着了。
赶车的寨兵正要唤醒张先,却被许云起阻止,她笑着把这个孩抱在了怀里,让许八郎将自己的马牵走。然后,另一只手牵着李林,往飞龙堂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