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一条道跑到黑了。
李甲和张乙果然押着被抓获的尉迟恭来到了颜毅的面前。
尉迟恭被郑王和崔明远同时抛弃,便是尉迟礼逃跑的时候,也没有提前向他知会,他也听到了城中的喊杀之声,看到了城内的火光起来,连忙往中军帐向郑王进行询问,当时郑王的答复却是让诸军坚守各自的营盘,所以他还以为有回转之机。
当然,尉迟恭还是作出了出逃的准备,但是他刚刚跑到南城的城门口处,便被李甲和张乙追上来,将他擒获了。
颜毅与尉迟恭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冲突,他最恨的自然还是罪魁祸首的尉迟俭。不过,既然尉迟俭那么狠毒,竟然令他们颜家满门抄斩,那么,他颜毅又如何能客气呢?所以对于他来,只要是抓到了尉迟家的人之后,问也不用多问,直接拉出去杀掉即可。
所以,尽管尉迟恭什么也没有做,什么也没有,但是他还是颜毅命人推出门去斩首。
司马东与上官兴等人走了过来,劝着颜毅。
司马东道:“将军,尉迟恭如何也是大楚国的当朝宰相,将军若是杀了他,便完完全全与大楚敌对了,只怕以后再也难得有回转的机会!”
颜毅明白这些将领的心思,他们从心里面,还是不希望自己真得与大楚的朝廷为敌,幻想着有一天,只要是朝廷认了错,他们就能够重新回到大楚国去。
但是,颜毅却不这么想,他觉得如今自己已然是孤注一掷之势了,怎么可能再回到大楚朝呢?
“你们以为,就算是留着尉迟恭不杀,你们还能够回到大楚朝吗?”颜毅反问着大家。
所有的人都无言以对,的确,在他们因为愤怒和义气而投靠颜毅之后,他们也已然与颜毅坐上了同一条船,是栓在一起的人。
既然如此,那就做得绝决一些吧!
颜毅一声令下,尉迟恭这位大楚国的当朝宰相,便这样掉下了头颅。
…… ……
保州陷落,宰相尉迟恭被杀,这条消息只一天的时间,便传遍了整个京城。
在朝堂之上,顺昌帝的面前摆放着两个互相攻击的奏折,一份是郑王的,一份是崔明远的。
郑王的奏折上,将保州的丢失,归罪于两个人,一个是统领捧日军的尉迟礼,还有一个就是抵敌不力的保州守将崔明远,他认为崔明远采取的各自坚守的应敌之计是明哲保身,没有救援各军,才令各军被贼军各个击破。
不得不,郑王的这份奏折还是很有份量的,而且他的理由也十分充分,的确是崔明远在应敌之时过于保守,反而中了贼军的奸计。
而更令所有的人都无法接受的一个事实,那就是郑王统领的十三万大军中,除了捧日军倒戈之外,只有崔明远的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