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节(2 / 3)

而是国力的比拼。

“所以我说这一战,我们是败多胜少。”颜毅很是悲观。

许云起道:“若是契丹人真得拿下了大名城,一定会挥兵南下黄河,进攻开封,从此后外胡再一次入主中原,到那里,你可是我们华夏汉人的民族罪人。”

“我也自知难逃史籍的口诛笔伐,定然是将我归于安禄山、史思明那些逆贼之列,只是事以至此,为之奈何?”

许云起道:“你甘心如此吗?”

“不甘心又能如何?”

许云起道:“事在人为 ,只有早作打算,未雨绸缪,方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颜毅用诧异地看着许云起,分明从他的话里,听出了什么来。

“你可是有什么良策教我?”他问。

许云起沉吟了一下,道:“何不联手楚军,反攻契丹呢?”

颜毅一怔,随即摇着头:“那样我不成了反复无常之人?”

许云起道:“世事之间,均以利为益,李唐联结突厥而得天下,后又攻灭突厥,就是这个道理。将军虽然因仇而起兵攻楚,但是此时楚朝生死存亡之间,定然不会计较将军的以往,将军正好可以以此为条件,与楚朝谈判。你本打的就清君侧之名,又非真得想反;再说,你反的是尉迟世家,又非是皇族,若是有你来投,顺昌皇帝定然求之不得。”

颜毅思忖了片刻,还是摇了摇头,道:“若是尉迟义未来大名接掌楚军兵权之前,我与楚军暗通曲径,还可以如你所说,只需直接与郑王接触即可;但是此时,尉迟义重掌北地军权,他一定胜券在握,肯定不愿意接纳于我,楚国朝廷此时也只能仰仗于他,对他定然是言听计从,此其一也。再者,虽然金刀寨对我无义,但是我军中到底还有两万金刀寨兵,是我起兵之初的源头,我若降楚,将令他们的左右为难,他们的家眷都在金刀寨,只怕到时会被王伦所执;还有,尽管我与王凤并无情义,奈何还是有夫妻之名,若是抛妻弃子,也非我之所愿。最后,即便是能与楚军达成协议,到时只怕还是要位处于尉迟义之下,与尉迟家的人同殿为臣,报仇将遥不可及。”

许云起琢磨着他的话,已然明了了他的心意。

颜毅毕竟还是有情有义之人,就算是对他再有利,他也做不出无情无义的事情来。

想了一下,许云起又道:“方才我所说,是我认为的最好的办法,既然将军不用,那么,我还有一个中策,一个下策。”

“请讲!”

许云起道:“中策是西走太行山。将军可以向耶律休达进言,大名城一战,决定两国的盛衰,肯定是一场持久战,所以此时,你们应该做的是进占大名府周围其他的地方,你可以自请扫荡大名府以西的魏城、邯郸、磁州,打通太行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