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节(2 / 3)

听着王小山的话,尉迟义的心里不由得有些发凉,若按他的这种说法,那么一年下来,十个工匠也只能生产三千多支火枪,他若是想要装备出一万的火枪兵来,岂不是要等上三年?

尉迟义挥了挥手,令王小山退下,又把孙伟叫到近前来,道:“小孙,这一次,你亲自赶往京中,让他们催促往太平寒收买火枪,不管太平寨作出多少来,要他们尽数地全部买下,绝不能让太平寨卖与其他人!”

“诺!”孙伟点着头,转身准备离去。

“等一下!”尉迟义又叫住了他,却是从桌案上取出一封信来,交给他,同时道:“这一次,你一定要亲自跟着尉迟德昌去太平寨,顺便帮我把这封信亲手交给许七。”

他知道,虽然太平寨和大楚朝签订了火枪的供销协议,但是尉迟俭是不可能前往太平寨的,所以做这种买卖的事情,肯定是会通过万商会;而尉迟俭也知道此事事关重大,别人去他肯定不放心,所以必定是万商会的会长尉迟德昌亲自前往。

孙伟接着这封信,愣了愣,马上点着头答应了。

第1卷 巍巍太行 第382章 买卖(二)

第382章 买卖(二)

太平寨里,一切似乎都归于了平静,但是,只有许云起和颜毅心里面非常得清楚,八万大军的粮食供应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虽然他们两个都把整个人力和物力,包括荒地的开恳都算了进去,也只是堪堪能够令这些士兵们不挨饿,还要颜毅让士兵们节省着来吃。

但是,许云起和颜毅都知道,这么算下来,他们并没有预料天灾的出现。有的时候,人算真得不如天算,前几年黄河大水,可是到了今年,半年多过去了,也只几场很小的雨下下来,幸亏太平寨建起了一个水库,还有水可以用,只是太平河的下游,几乎只剩下了涓涓的细流,如果再不来几场大雨,只怕今年的旱灾是难以避免了。

若是真得出现了旱灾,那么吃饭的问题又将成为头等大事。

当然,他们也知道,必须要苦熬个两三年,才可能会有余粮出现。

为此,许云起与颜毅、许八郎等人商量,想要往大楚去行商,出卖太平寨的特产玻璃,同时再买进粮食,以求能解决粮食的缺口问题。

当然,虽然已经离开了河北,但是他们对北地的观注却一点儿也没有轻减,张玉龙在太平寨休整了几天之后,又重新回转了河北,往燕京去探听消息,刚刚飞鸽传回来了那边的情况,尉迟义果然兵临燕京城下,此时的目地已然一目了然,就是要将燕京夺占下来。

的确,如果尉迟义攻占了燕京,那么大楚国便有了北方的屏障,也算是解了一份后顾之忧,可以真正地向北汉和西夏用兵,以求统一华夏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