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一次,黄三郎学得聪明了,并没有把自己的全部军队都带走,而是还留下了一半交由许八郎带领,主要还是交给吴书生,以守螺蛳岭,为自己留了一条退路。
与三国相比,太平寨的确成为了这天下间,难能可贵的桃源胜地,许云起利用这三国难得的和平时机,不断得发展自己,派出商队远赴到西域及安南等地,如今哪怕是在大理、吐蕃、暹罗、占婆罗及罗刹等小国,都有大量的太平寨的布匹和玻璃制品贩卖。而太平寨的织布与玻璃,也成了全世界所通用的更通货。
随着太平寨商品的独步天下,便是在大楚、北汉和契丹,也发生着不知不觉的变化。
农民们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财富,而选择种植棉花,因为无论种多少,太平寨都会敞开来收,而且价格公道,绝不会令他们赔本。
草原上的牧民们,也开始大量的畜养毛长又柔.软的细毛绵羊,为了能够多产羊毛,他们特意地培育优良的品种,这比养那些只能吃肉的品种要赚钱多了,因为也是太平寨,可以无限地收购他们的羊毛,并且他们的羊毛也可以充作等额交换的产品,跟太平寨换取他们必须的生活物资,如盐巴、茶叶、磁器及棉布等。
许云起便是利用这种经济利益的驱使,很自然地令周围的农民们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而每年棉花成熟的季节,也往往是怀州和泽州最为热闹的时候,从天下各地过来的棉花商人,把棉花送到这两处州城,然后换取等额的棉布及毛织物回转进行贸易,获利数十倍。
当然,许云起也将纱厂和纺织厂开到了怀州与泽州,大量地招收当地的妇女入厂作工,这也改变了女人们只能持家,不能挣钱的旧观念,成为了可以自食其力的人,而且可以不依靠任何男人,而过得很好。
颠覆天下人观念的,还有太平寨无比先进的科技成果,许云起已经完善了水力发电站的功能,在太平寨率先连通了电灯照明。当然,灯泡的制作,也令她费了一番的工夫,便是那种用于制作灯丝的钨,就无法弄到,好在她也算博学多闻,知道当年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时候,用的是碳化后的竹子纤维丝,可有持续点亮到一千二百多个小时。在经过了许多次的试验之后,她也终于制作出来了可以照亮黑夜的电灯来。
为了让太平寨的科技成果,能够造福更多的人,她又与许八郎和颜毅商议,将太平寨的电力供应延伸到了泽州和怀州,当然,这也并非是福利,所有装电线和电灯的人家,还是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以保证电力供应设备的完好。这个费用相对来说,也是大家能够承受的,与点灯油的费用相差不多。
除了电灯之外,她又发明了电话,这种通讯设备相对来说 ,却要简单了许多,只是在太平寨要设立一个交换机,无论是从泽州,还是怀州打电话过来,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