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2 / 6)

爷爷那是各种吹,爷爷吹说的就是他了。他爷爷年轻时候那可是百分百的飞黄腾达的典型,可是因为心怀家国,并没有因为自己富有就只顾自己逍遥自在。所以,可以说这就是国家责任感使命感的最高体现了!施正清的爷爷吹已经达到了巅峰。

别的没听懂,但是戒吃听懂了一个事儿,就是施家特别有钱,还为成功地把钱借给了国家,是个优秀的商人。

阿弥陀佛!戒吃双手合十稽首道,老施主心怀天下,乃苍生之福,贫僧今日得见老施主,也身无长物,无以为敬,只为老施主诵经一卷,求神佛庇护罢了!说完,又从怀中取出一串手串佛珠,双手捧给施归华,这乃是贫僧师父亲手所铉,又在佛前供奉七七四十九天,虽是常见,也能盼施主安康常建。

施归华是信的。他双手接过佛珠,到底是有些感动孙子之前说这小和尚才下山,连林子里不能点火都不知道,这一见面就给他一串佛珠,真个是有缘啊有缘!这么一想着,就觉得自己孙子也忒不顺眼了。

不顺眼,也不贴心。

但他也没不顺眼多久。

毕竟,戒吃真的是对于现代事物一窍不通,而他对于现代事物的理解就限于用佛经跟古代常识去理解,所以没说两句话,戒吃就暴露了他对这一切真的是丝毫不懂的尴尬,而施归华也发现这孩子,大约真的不是山里的吧?

话说就算是山里的孩子,没用过电,也该知道山外面有电。

可是这个小和尚什么都不知道,甚至连沙发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不仅不知道沙发,也不知道椅子,更是认为他们衣服不一样仅仅是因为国度不一样难道国度真的不一样?

小和尚口口声声是中华之外有附属小国也说官话,可事实上,谁叫汉语做官话?

越想就越觉得事情并不简单。施归华比他孙子脑子多拐了俩弯儿,人老成精,他觉得,这小和尚不仅仅是住在山里,而是彻底的与世隔绝,甚至教导他的人大概也是生活得与世隔绝,正如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一般,他们都是生活在一个几乎绝对封闭的环境里,所以这小和尚一下山,见什么都是稀奇,甚至觉得自己到了西方佛国。

本来嘛,谁会想到小和尚是古代人呢?

莫说想不到,就算是小和尚自己说了,谁又会信呢?

施归华笑呵呵地:那小师傅,你救了我孙子,那你就是我们家的恩人啊,所以你也不用客气,就当这里是自己家啊,来,吃饭吃饭!

他这一招呼,正中了戒吃下怀。戒吃真的是想要吃这口米饭想了小半天了!

家里三个保姆,其中除了张姐这个资格最老的是专门照顾施归华老先生,其余两人也是各有所长,再就是两位司机,门口也有警卫员。吃饭的时候他们是轮流吃,除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