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7)(1 / 6)

入眼的,是鲜血淋漓。

小和尚吓得摔了钵盂。里面装着的是满满一钵盂的大米,大米是难得的, 平日里吃的都是黍米,这大米吃起来格外香甜,小和尚不愿自己吃,小心端着,打算拿给众位师兄看看的,然而,他看到的,只有师兄们的尸体。

这小和尚顿时疯了一样满山跑去。

他想要抓住凶手。

之后,就从悬崖上将男主救了下来。

男主一落地,刚是出了一口气,却看见小师弟一脸的阴郁,还有那双通红的眼睛,不由得也慌了,忙问:寺里怎么样了?

小师弟哽咽了一声,没说出话来。

男主急得要跑回去,小师弟一把将他拉住:没了都没了

二人抱头痛哭。

本来是出家人,本来也是很有道行的云淡风轻,可真的痛起来,哪里还记得什么无悲无喜?

二人把事情一对,发现应该是之前救下来的舞姬与后来找舞姬的杀手做的,这两人一会儿是你死我活,一会儿又要一起杀人,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于是,武功高强的小师弟带着男主一路追踪下去。

在路上,他们与被抓起来被装作是男主的师兄汇合,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小师弟狠揍了男主一顿,可是男主又做错了什么?

三个人看着对方,他们三个人中,唯独被装作是男主的师兄有些舍不得世间繁华了,可是小师弟的武力值过高,男主的身上又有他才是将军亲生儿子的证明,作为冒牌货,师兄仔细思量,恶事挣扎了很久,终于还是决定给二人通风报信。

原本这故事原作里,师兄与小师弟是同一个人,并没有小师弟这个角色,但是在电影之中,原作者坚持要把他们分开,师兄与小师弟分别作为人性的两个极端点来体现的,而男主则是中间那个需要作出选择的人。

师兄有为自己考虑的私心。

小师弟一直以来都被人照顾,却实际上是最无私的一个,可无私的人就因为无私才会满心复仇。

男主想要复仇,他要复仇不是因为他有多无私或者又有多自私,他是被背叛的那个,所以他想要复仇,他必须得复仇。

这是三个矛盾点,电影把一个人割裂成两个,人性就成了三足鼎立的模式,看起来就显得不那么突兀。

除此之外,更是因为在原著里这部分是借由着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来抒情的,把一个人描写得非常精细,然后笔锋一转,只有一个动作,就足以把一个人的行为描写出来。

但是在电影里,这样肯定不行。

能够驾驭师兄的人太难找了。

不仅难找,还因为原作者与导演张目齐碰了碰之后觉得这个角色在心理活动的时候就是选择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