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爵严重怀疑老王馆长上个手机是点赞点坏的。
约过了三分钟,王老馆长终于完成了今天的官场例行社交任务,放下手机,将皮套盖在手机屏幕上,抬起了头。
王老馆长干瘦的脸就像放蔫了的苹果、发际线就像二战时初期的马奇诺防线——连连溃退,一退再退,快要秃到后脑勺了。
唐伯爵看电影《功夫》时,觉得里面反叛火云邪神就是王老馆长本色演出。
老馆长看起来不像是档案上的年纪——六十岁,说他七十五岁都有信,但是老馆长真实年龄是六十五岁。
他是西海区博物馆工龄最长的员工,高中毕业入伍参军,复员后在博物馆工作,从保安临时工做起,慢慢高升,转正、科员、主任、科长,期间入党,还不知从那里弄了个硕士文凭。
老馆长曾经遭遇过中年危机,在副馆长的位置坐了十几年,像姨太太似的始终不能扶正。
那几年官场流行改年龄,越年轻越好,那个二把手不想当一把手?老馆长顺应潮流,给自己减了五岁,结果真的熬出头了。
六十五的年龄,六十岁的档案,七十五岁的相貌,王老馆长一把手还没当过瘾,还不想退位,也不知他如何运作的,以退休返聘的身份霸在馆长位置上,不可撼动。
王老馆长把办公桌笔记本电脑屏幕转过来,是一张山区的地图,伸出点赞的一阳指,可怜的电脑屏幕被戳了一个窝,“小唐啊,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
“鲁西北一个偏远山区兽夹村,考古群里说,当地村支部书记发现村里出现一群陌生人,拿着探测仪器到处走,自称考古队,还给村支书看了红头文件批文。村支书是个谨慎人,打电话核实,发现那帮人是骗子,偷偷报了警,警察来的时候,骗子们跑了。省考古研究所的人去看了,考古铲打到五花土,发现有古墓,为了防止盗墓贼卷土重来,于是申请抢救性考古挖掘。”
古人挖土造墓时,会破坏原有各种颜色的土层结构,回填时各种土层混合在一起,形成五花土,考古铲俗称洛阳铲,是盗墓贼发明的细筒形状的长铲,如果长铲打到了五花土,基本上下方必有古墓。
中国有几千年的盗墓史,但考古史不足百年,新中国之后才有正规考古团队,考古人借鉴了盗墓贼的技术,洛阳铲成了考古铲。
“听说有大墓,机会难得啊。”王老馆长激动得搓着手。
唐伯爵不解,“老馆长,我们这种基层博物馆根本没有考古挖掘资质,去了也属于违法,是要坐牢的。”
王老馆长说道,“我们的确没有资质,但是我们——你有最顶尖的仪器啊,去年博物馆上传文物的3d激光扫描图像到数据库,咱们的图像比省博还清晰,几百万的激光扫描仪比十几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