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这地方很神奇,自六百年前终南山的那位吕祖一脚落在终南山太乙峰山头上到现在,终南山的历经九代掌门至此,素来都是“不予外入,不予外传”。修的就是个自在清净,正身律己。
所以像宋君平这样好向外学,甚至儒释道三家共通学其精华,在终南山是绝对不被允许的。如果说他下山去了别的道场法坛倒还好说,就像是那武当山,再怎么一年不如一年,那毕竟也是天下道教祖庭,终南山的人也说不得什么。再不济就像是那和终南山向来不对付的龙虎山,人家毕竟是和朝廷有了关系的一脉,宋君平去那里学法,就算是有什么不妥,无论是同门师兄弟还是师长也说不得什么。
可错就错在他宋君平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天下儒释道三家每处方寸,儒家倒是还好说,这佛家就怎么样都说不过去了。
虽说道教典籍中不乏一些道祖西行化胡的记录存在,更有言称“佛本是道”。
可即便如此,一向热衷于百家思想精华的宋君平,在被逐出师门前的最后一次争辩中,面对同门三百余人,他都不做反驳,最后才被从宗门谱上勾去了姓名,逐出终南山。
集百家之长,他其实是有那个能力去为自己做最后的辩驳。
但是他却没有。
直到最后下山而去,他都一句话都没有说。
白玉石阶很光滑,当他们来到了第二台所在的地方。宋君平轻轻点了点脚,低眼瞥了一眼脚下白玉石台。
偌大一个“集”字,映入宋君平的眼中。
第二台集字台没有再遇到摘日神教的那些教徒的骚扰。自然也不会多做什么停留,直上第三台。
可就在一行人已经踏上登往第三台的白玉石阶时,宋君平却站住了脚。
裴长卿回首看去,有些不解问道:“宋先生,为何停下了?”
宋君平脸色平静,若有所思一般,“鄙人只是想在这里站站,站会就好。”
很是奇怪的理由,裴长卿有想说什么的时候,道能方丈却开口道:“希望这集字台,能助宋居士走出苦海。”
究竟是什么苦海,也就只有宋君平心里自己知道。但又或许,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陷入了怎样的苦海。是他自己执意离开了师门,是他自愿来到了摘日神教。一切的一切,都理应是他自愿的,他也不明白为何自己会陷入苦海。
又或许,不明白自己陷入了怎样的苦海,就是陷入了一种苦海。
裴长卿看了道能方丈一眼,又将视线看向了前方。
又上第三级灭字台。
正如宋君平先前所说一般,这里是为佛心寺唯一不沾杀伐因果的地方。
是这佛门净地中,唯一可以杀生的地方。亦或者不能叫做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