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重要的一个步骤。
因为果酸可以让肉质更加紧实细密。
当然在放苹果的时候,陈年又往里面放了一些杏花酱。
随后又转中火熬住了一个小时,勾人馋虫的味道渐渐与鹅身背驰朝着陈年而来,其中有着鹅肉的香味,但却有果味从中调和。
在这个过程中,陈年又往锅中加入了一些红曲米,这是上色的主要原料。
而苹果自然是功不可没,虽然先前加入了杏花酱,但是相比于这一只大鹅来说,那些杏花酱也不过只能起到一丝丝调味和去腥的作用,所以此时只是作为幕后人员存在。
当鹅煮好之后,鹅的外表因为红曲米的缘故而变成了红色,而且由于炖热水澡的时间够长,所以此时被炖的骨酥肉嫩,玉体横陈。
将其从锅中取出,陈年直接以无情铁手将那已经被红曲米染的通红的鹅的胸脯切了下来。
陈年忍不住偷腥似的往嘴中放了一块鹅肉。
但此时他只能吃出鹅肉当中夹杂着的淡淡果味,以及更加细微的杏花的味道,肉香虽有,肉质也不错,其间的汤汁清甜,可毕竟辅料都是用来提味的,不是作为主味。
但整体来说还是感觉有一些腻。
作为吃鹅大户的广东人,对于鹅的吃法那可一说是开发到了极致,但也没有哪一种是像鱼一样,可以不加什么调料,只是简单的清蒸而且也不用任何的蘸料就直接吃的。
毕竟食材不同。
不过这次陈年还有最后一个步骤没有做完,那就是把杏花酱淋上去。
切好之后的鹅脯一片约莫厚度在三毫米左右,这个厚度不算薄,但也绝对算不上厚,就这样一片一片的红皮朝上的立着。
随着陈年版杏花酱均匀的淋了上去,原本外表就呈现出红色的鹅脯此时更是闪烁着光芒,杏花酱落在上面的红皮之上。
有一部分随遇而安的留在这里,还有一部分则不安分的顺着切片之后的缝隙流入其中,深入那早已酥烂的鹅肉当中。
光是看着卖相,陈年觉得这已经很棒了。
我给自己一百昏!
被炖的软烂,但又不失其形状的鹅脯坚挺而又饱满的立着,虽说已经被陈年切片,但此刻看去更像是一个十分富有层次感的艺术品。
若是不淋上这一层杏花酱,那鹅脯上的红色也只会让人觉得干巴巴的,但有了这些杏花奖之后立马就不一样了。
凑近闻了闻。
第一下陈年闻到的便是杏花酱的味道,因为杏花酱此刻就在最上面,但是很快鹅肉本身的香味也从其中升腾了上来,和杏花的清甜香味融为一体。
又纯又欲。
陈年,忽然想到这么一个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