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部位。
下午5点半,太阳快要被遮挡,气温在逐渐下降。
两人不再耽搁,招呼“小厨子”一同爬上驾驶室,开车返回太空基地。
根据掌握的情况,半个月前,火星风暴已经肆掠了一遍。
较长时期内,不会出现类似极端气候,即便在外过夜,危险也不大。
不过,两人还未做好准备,当然不敢随意宿营。
回到基地,用完晚餐后。
两人商量分工合作,明天完成准备工作,后天出发向南。
牧良负责驾车与线路确定,考虑到火星南部,古老地形,起伏太大,当晚从局域网上下载南部高清地形图。
在3位外星技术人员的建议下,利用寝室的全息投影,仔细研究制定了一条,绕南部两圈的行进线路。
火星南北极距离,约为月球的两倍、地星的一半。
赤道半径3396.2km,极半径3376.2km。
牧良经过认真测算,只要在南北半球各绕两圈,就能够全部覆盖火星表面所有区域,检测完成二氧化碳(干冰)分布情况与含量统计数据。
子书银月则负责备用能源晶体、保温帐篷、生活物资等的领取,以保证路上的生存需要。
车上备有制氧气机,太空服缺氧可以随时补充。
第3火星日。
两人各自忙碌起来,用一个上午时间,完成了全部准备工作。
宽大的封闭车厢里,两顶保温小帐篷全部支好,与能源装置连通,保证帐篷内气温恒定在17c上下;
与制氧机连通,随时保证氧气供应。
同时设置了警报装置,一旦气温或氧气脱离设定范围,就会发出刺耳警报,提醒2人尽快苏醒应对。
食物主要是能量丸、半成品熟食、冲泡饮料、饮用水等,另外还申领了少量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下午,两人对所有设备设施,进行了一次试用,确认基地外出任务必备物资,全部到位且有效。
两人分别向基地,提交了复核检查的请求。
通过验证后,算是完成了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