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吧,坊间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王维确实在看到夏洛老头的影评后,打电话问老王:“你究竟给这老头打了多少钱?让他吹得这么卖力?”
因为《夏洛特烦恼》票房超乎预料的爆炸,提前回公司坐镇的老王在电话里幽幽道:“我说一分钱都没有,你敢信?”
“大概是难得当一回电影‘主角’,这老头嗨了,也希望给这部电影多拉点票房吧。”
王维:“……”
当时他觉得老王比他还能扯淡,但是,后续的发展,让他不得不怀疑这才是真相——
“我这并不是在吹捧王维。不管是作为导演还是编剧,他还有各种各样的不足。”
夏洛在影评里如是道,然后笔锋一转,
“无论是业内的电影大师,亦或者编剧大咖,都有超出王维不少的地方,但是,反过来,王维也有一项能力,我认为是我见过的导演和编剧中最强的——”
“那就是他的按需定制讲故事能力!”
“讲故事就讲故事,什么叫按需定制讲故事?”
“简单来说,春节档就是一门按需定制的生意,《夏洛特烦恼》就是这门生意最抢手的产品。而王维的按需定制讲故事能力,在这部电影里展露无遗。”
“我不是要来吹这部电影有多么深的内涵,吹它多么伟大……好吧,要说伟大这词,这电影也确实担不起。”
“它的成功,几乎只建立在一个单点的极致上——能保证让你笑,且能从头笑到尾。”
“抓住‘笑’这个最大的需求点和卖点,把一个很俗的故事讲得完整而欢乐,看上去这个要求并不高,但大家也看到了这个春节档的其他喜剧片,毫不客气地说,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纵观王维执导或编剧的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在某个按需定制的单点上做到了极致,极致到几乎看完过后就在伱的脑海中占据一个无法抹杀的位置。”
“偏偏单点上的极致,并不会影响整个故事的完整和平衡;也就是说,同样是拥有好故事,他的电影有更鲜明的亮点;而同样在某个卖点上玩出花来,他的电影故事性又最好。”
“因此,他的电影总能赚钱,且赚大钱。”
“也因此,喜欢玩深度、玩艺术的艺术片领域姑且不论,在‘按需’匹配的商业片领域,要想像王维那样部部赚钱,就必须拥有与他匹敌的讲故事能力才行。”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我奉劝各位导演或制片人,不要轻易跟风王维执导或编剧的电影的题材——”
“他能做到的事情,你们未必做得到!”
很多人看到这,再回到第一句,头上冒出了一个硕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