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都市小说>娱乐圈不该卷成这样的> 第147章 联合炒作

第147章 联合炒作(2 / 3)

——这就接上了从年头到年尾都有自制电影发行上映的节奏。

当然,即使一切顺利,接上的也是更后面的档期了。

现在,接档《夏洛》的,是敦煌今年的重头戏——《沉默的羔羊》!

北美市场的发行还在谈,敦煌也没有吊死在环球影业一棵树上。

但一来,好莱坞五大的代表,不是谁都有弗兰克的眼光;二来,他们还需要看这部电影在本土的表现。

大多数情况下,在本土表现好的片子,未必在海外表现好;但在本土表现不好的片子,在海外一定没啥搞头。

于是,《羔羊》在国内的前期预热即将开始了——

“《羔羊》的前期预热宣传点,将放在现实的连环杀手悬案上!”

对重点项目的宣发保持跟进的王传启,向剧组主创说着最新的情况,

“通过炒作连环杀手悬案,来为《羔羊》做宣传;关键是,这个宣传方案在各国都适用,毕竟,没有哪个国家没有杀手悬案的!”

好吧,这说的没毛病。

首先,没有哪个国家没有连环杀手的——如果有,不是因为治安好,民风淳朴;而是因为治安管理水平太差,出现了连环杀手都不知道,或者说不在乎。

其次,因为技术原因——在侦破手段和技术还没有成熟的年代,只要连环杀手不嚣张到不加遮掩,一般警方就很难直接破案。

毕竟,连环杀手经常与被害者没有任何联系,这让警方常用的延社会关系网调查的手段无从下手。

至于逻辑推理,会做连环杀手的人,一般脑子都不正常。面对这种不正常又流窜作案的家伙,神探来了也没太多办法。

所以,连环杀手悬案就这么产生了。

每产生一桩悬案,都会引起人们无尽的恐惧和猜测,可以说,它们具有天然的关注度。

《羔羊》的主线和副线,都与连环杀手相关,用现实的悬案炒热度,听起来倒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王维想了想,问道:“我有两个问题。其一,这种炒作会不会引起恶劣的社会影响?”

老王一听就懂了,解释道:“我们会先和警方沟通案情;事实上,很多悬案没有可用的证据保留下来,或者缺失关键的破案线索……说是炒作,但也可以看作是向全社会征集线索。”

王维点了点头。

他对这方面了解不多,但也听说过,很多连环杀手案件的告破,靠的都是运气二字。

不少威名赫赫的连环杀手,都是哪天因为什么小事阴沟翻船,被警方意外抓到了线索,才顺藤摸瓜,翻出最终大BOSS。

广而告之,未必不能找到一些新的线索,阴差阳错就把案件侦破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