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都市小说>娱乐圈不该卷成这样的> 第181章 挖墙脚的来了

第181章 挖墙脚的来了(2 / 3)

工作室一直都接不到什么大活儿,只能靠一些小型制作团队的特效小活维持生存。

到了今年,他彻底意识到,如果不在影视圈抱上一根粗腿,特效工作室是没法玩了。

所以对于敦煌的收购,他并无太多抗拒。

当然,敦煌许诺给他未来的股权和分红,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而他虽然是开发CG特效出身,但并不认为CG特效就是电影特效的全部,而应该根据实际需要,来使用不同特效制作技巧。

这一点倒是和王维不谋而合。

王维就点点头道:“如果没有意外,工作室很快会来一单大活儿,其中大部分就是实体特效,工作室现有的人手可能不够用了。”

高栋材闻言笑逐颜开:“人手不是问题。国内有许多小规模的提供特效解决方案的工作室,我们可以收购一些,也可以把一些人手挖过来,只要有大活儿。”

有大单活才好啊!

说实话,在特效工作室,最能理解“电影是烧钱的艺术”这句话的真谛。

类似大型工作战这样的昂贵设备就不用说了,只看人工——现在的特效师价钱可都不便宜,普通特效师年薪十万元,高级特效师年薪至少十五万,像他这样的特效总监,年薪没有超过三十万,提都不要提。

以飞天工作室现在的规模,一年下来工资就需要近2000万,没有源源不断的大活儿,你养得起吗?

王维从不担心没活给工作室,只担心他们的实力:“已经收购了好几家小工作室,现在团队整合得怎么样了?别把单接了,最后干活却拉跨了。”

高栋材只差没拍着胸膛保证:“整合不费事儿,我挑的都是绝对的实干派,他们眼里只有技术,没什么心思整其他幺蛾子。”

王维一路考察下来,倒也认可这话。

高栋材本人就是技术派加实干派,在他的带领下,团队不为自己设限,日常就想像什么事情或效果如何能在现实的镜头前面呈现。

这使得工作室里充满了奇思妙想。

譬如《生化危机》里的丧尸犬,因为同时使用实拍和CG结合的方式,所以两边都非常开放:有人直接做了一个丧尸犬的动物模型,然后让人去扮演,不过,最终发现这不是最好的结果,还是要以CG制作为主。

这种当场创造特效场景的做法,在工作室时时可见。当然,不可能是在工作室里弄出“大爆炸”这样的特效场景,而更多是一些看起来不起眼的特效,例如风、烟雾、雨等等。

工作室为此还购入或自制了各式各样的道具,比如造风机,从可以制造微风的小型造风机,到可以吹出像是龙卷风等级强风的造风机都有。

钱是砸了不少,但这是必需的,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