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都市小说>娱乐圈不该卷成这样的> 第184章 谁说反商业的就不赚钱?

第184章 谁说反商业的就不赚钱?(2 / 3)

的其实就是作者的创作……”

马清时这般给新工作室定位。

换言之,敦煌原动画工作室负责前者,赚钱;新动画工作室负责后者,提升逼格。

而要做到这个定位,可不是一句话的事儿,他还计划对创作协作机制进行了全面的革新。

要知道,动画是一门“团队的艺术”,没有好的协作机制,是无法创造出好作品的。

之前在联亚娱乐,毫无疑问是“制作人/导演中心制”,整个团队可以被视为一个金字塔形,而作为团队核心的制作人/导演,则毫无疑问地被置于塔尖的位置。

对于作品,马清时他们的态度常常是:“作品是属于我的,你们来帮我做。”

而对于需要和导演协作,共同完成作品的其他团队成员而言,一言堂的状况大大减少了他们进行创造性发挥的空间。

所以,那些想要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梦的人,只能选择离开,换个舞台——譬如顾希季。

显然,被联亚扫地出门的事实,对老爷子震动很大。

他甚至主动改变自己的合作风格,“偷师”顾希季领导团队的“倒金塔”模式——

团队整体被视为一个颠倒过来的金字塔,导演则位于金字塔的底部——他需要做的,就是要平衡上面的艺术家的个人创意,同时也要在保证金字塔不倾覆的情况下,能够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

这种模式下,团队成员的才能不会被吞噬掉了,创作的作品也才能有更多的个性艺术风格,而不是只有他一个人的风格。

——这也是针对“培养新人”一说的。

以上,王维统统同意了。

不过,在公司例会上通报时,老王的太阳穴忍不住一鼓一鼓的。

在他眼里,个性化原创=小众化=不赚钱!

敦煌现在也有能在全球大卖的电影了,那么,什么样的电影能够跨过语言的障碍,被不同的国家接受?

明快、简单、易于理解,甚至“低智化”的电影。

而马清时的要求,几乎都是站在了反面,换句话说,是反商业化的。

老王不禁忧虑地问道:“我们敦煌,真的到了能不追求赚钱而追求逼格的阶段了吗?”

王维却反问:“谁说反商业的就不赚钱了?”

他侃侃而谈道:“在你们看来,是不是有一天,人们的兴趣会越来越相似,极少数的主流头部内容将横扫一切,小圈子文化——我称之为亚文化的用户基础将消失殆尽,出现文化上的马太效应?”

不少人不自觉地点了点头。

起码,投资者尤其相信上述“马太效应”的神话。所以,包括敦煌在内,所有的电影厂商都迫切地希望找到某些“放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