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参考它的产能、影响力、销售市场等,宗岩给出了180亿到200亿的估测,作为融资合作的参考。估值不算高,主要因为富国能源还没发展起来。没钱无法发展,没发展就没钱……孟谦头疼这个怪圈,若是现在能砸上百亿去建工厂,再与全世界的手机商签订协议,保证富国能源的价值立马飙数千亿。但这有点远,得先考虑现实。孟谦问宗岩:“与华威的谈判如何了?”公司与华威的频繁接触已经天下皆知,为此公司的规模已经扩大到三百多人,过半都是营业部门的。不光华威,国内的手机商都踏破门槛,国外的也开始与它们联系,人手远远不够。宗岩回答:“长期合作我们都达成一致,提价他们也接受,分歧在于独家合作的费用,我们开价10亿作为国内独家合作的价码,而华威指出我们目前的产量抵不过10亿的价值,他们亏大。”所谓的国内独家合作,自然能够帮助华威虐杀其它国内品牌,这是它们无比乐意的,但要为此付出10亿保护费?富国能源的产量撑死也就千万,还不够它们消化的,又谈何供应给其它品牌呢?华威就抓着这点,要求降价。孟谦明白了:“所以目前是,我们如果能够证明工厂的年产量超过一亿,足够撑死华威后,它们就会乖乖就范?”虽然说得通俗,但宗岩赞同:“它们无非是拿产量当借口砍价,当我们有供应多个商家的产量后,为了独占市场,华威必然得出血。”“问题绕回来又是钱。”孟谦头疼,合作才有钱,但有钱才能合作……玩人也不带这么绕的。宗岩再给他点压力:“包括与外国商家也会一样,我们拿不出足够的产量,他们断然不会给理想的价格。”“好吧,先这么做。”孟谦下计划,“先考虑银行贷款。融资方面,由我来拿主意,再不行的话,就考虑降低独家供货的费用,获得的资金全部用来扩建工厂,优先保护好我们的软肋。”“我清楚了。”宗岩记了下来。……即便银行能够贷款,提供的资金也有限。孟谦想拿一笔巨资来发展,也想要快——他无法确定对手到底什么时候出现。他这项技术的提前面世,是否会引起行业的蝴蝶效应?但可以肯定,技术只能四五年内称霸,他需要速度。速度的拿下手机电池市场,再用赚取的资金去发展动力电池,等到竞争对手出现的时候,市场已经大部分被公司占领,富国能源早已是巨头。巨头可以打压并购,也可以烧钱研发更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