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节(2 / 4)

,年近八十的朱松专家颤巍巍起身,代表几人发言。

台下一阵喧哗。

“为什么?”

“是假货对不对?”

“不管真假,这就是二十万都不值的意思!要不肯定直接照着第一轮鉴定价格起拍了,何必再做鉴定?”

最后说话的那位嗓门高且大,大家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何教授看着朱松微微皱眉。

朱松在鉴定古籍这一块是业内出了名的,专业水平还在他之上。

如果连朱松都说这本书无法定价……那……

难道真是自己走了眼?

“何教授,苏涌诗集绝对是真的,假不了!”林芝正声道。

“看看他们怎么说吧。”何教授摇摇头,并不太自信的样子。

林芝扁嘴,没好气地瞪着台上几个专家。

都什么人啊!

亏她还担心受怕,怕东西送来被这几个厉害人物看出自己修补时用的纸张不是这个年代能制出的。

结果这些人跟王会长一样,听说是新人修复的,连诗集本身的价值都能否定掉,一点专业精神都没有!

台上几个专家年纪老迈,加起来几百岁,林芝怀疑他们不光眼睛花了,连看仪器上字都看不太清,不然哪会连年份都辨认不出来?

“定不了价,那就算流拍吧。已经浪费了不少时间了!”王会长冲着主持人小声打招呼。

“既然这件拍品朱松专家需要多一点时间来鉴定,就暂定为流拍……”

主持人见朱松还在跟另几人商讨,便举着话筒依王会长的指示向台下买家进行解释。

话说一半,下面立刻有人起身抗议。

“我参加这场拍卖会,为的就是这本苏涌诗集,怎么能随随便便就算做流拍呢?”

为这本诗集浪费了大个半小时,大家早就不耐烦了,这人的话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不少抱怨之词。

“是啊,到底是真是假得给个明白话吧?这样含糊混过去,很容易让人误会的!”

“真品肯定不会给不出价格,大家心里有数就得了,非要人家亲口承认,不难看吗?”

“我看不会认。要认了拍品是假货,以后王会长还有什么资格牵头举办拍卖会?专家也要脸啊,第一轮鉴定的那几个人也算是小有名气了……”

听着后面一些人的大声质疑,何教授脸色越来越难看,握着茶杯的手也捏得微微泛白。

东西是他送来的,货不对板,背骂名的也是他。

何教授自问一生光明磊落,从不做那些欺哄人的事,后面那些人字字诛心,几乎是将他架在火上烤。

针对这本苏涌诗集,台下说什么的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