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节(2 / 5)

兵马才能鼎立国势,这正是趁虚而入的最好时机。”

萧衍两鬓虽然花白,但声如洪钟、意态威武,此刻散发出的雄壮之气,依然如同英姿勃发的青年。

“但想要还归中原,只靠一支白袍军是不行的,朕原本只想趁魏国内乱取豫、徐二州,但从白袍军发来的战报看,待洛阳尔朱荣与元冠受一战后,魏国将没有多少可以动用的兵马,我等只要发出雷霆一击,魏国便唾手可得……”

饶是在这里的臣子大多是老成谋国之辈,此刻听闻萧衍的计划后,依然忍不住热血沸腾,心驰神往。

还复中原!

那是多少汉人梦寐以求的光荣时刻!

尤其身为谢安之后的谢举,更是已经生出了许多心思。

“要取豫州、徐州的兵马已经囤积在边境月余,朕会下令北征。原本只准备取豫、徐两州,用不了多少时日,但要继续向北,就得有足够的粮草支持。除此之外,调用大量兵勇打仗、又征集民夫运粮,就会错过夏种和秋收,是以,必须要动用大量人口来耕种才不会耽误了北伐的大计。”

否则到了秋天没粮用,形式再好也好灰溜溜的回来。

“如今,还有大量人口的地方,一是豪族的庄园,二便是僧人的寺田。”

萧衍将自己的野心全盘托出。

“朕与各高门豪族乃是盟友,大梁的建立士族多有襄助,此时朕不能背叛盟友,便只能向佛门出手……”

他虽然说着“盟友”的话,但在座的都不是傻子,不可能听不出皇帝威胁。

如果动不了佛门,便只能动荫户了。

与其没有人用最后清算士族抢夺人口,不如现在支持皇帝的计划,从佛门中敲出大量的财帛和人口来。

“愿为陛下分忧!”

“臣亦愿意为陛下分忧!”

谢举和朱异一个代表了高门,一个代表了豪族,心中俱是一惊,立刻躬身响应萧衍的计划。

其余诸臣本就对北伐的壮举满怀向往,自然没什么抵触,也躬身表示愿意支持萧衍。

“好好好,朕就知道诸位爱卿都是忠君爱国之辈!”

萧衍见无人反对,高高兴兴地将人搀起来,开始说出自己的计划。

“朕此次出家同泰寺,不是为了振兴佛门,而是为了借出家引起国中百姓与官员对佛门的不满。”

他自然知道一国皇帝出家有多么荒谬,偏偏他还出家了两次,若没有正当的理由,日后史书上也只会记下他如此荒诞的两笔。

但萧衍却丝毫不惧,因为他的苦心,终有一天会天下大白。

“佛门声威日隆,即使是朝中官员之中也有诸多虔诚的信徒,如果朕直接贸然下令僧人还俗、归还国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