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耸听的话说的多了,听的人多少会受影响。
如今自家老爷被滞留在这里,又不敢去京城打听陛下或者是内阁几位大佬的意思,又得不到任何的消息,心急是自然的了,不过,他可不相信,这事情就这么巧,老爷心急这京里头的消息打听不到,这立马老天爷就送了一个皇亲国戚到这驿站来。
真要是皇亲国戚,那不是直接就进城去了吗,还在这驿站磨蹭个什么。
“的确是这样,不过,此人我还是很好奇!”李如松听到自己的家丁吐槽,依然摇摇头:“你去打听下他的官职名讳,晚饭时候,我直接去拜访他去好了,反正同处在这驿站,想必他也不会拒绝象我这样的人,和他结交一下!”
言语间,李如松有些自傲,但是,黄三却是没觉得任何的不妥。
两个时辰之后,沈运看着手中的帖子,有些目瞪口呆:“李如松?辽东李家的李如松?”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沈运甚至有些激动起来,没人比他更了解这个人了,他甚至敢说,即使是李如松自己,也不如他沈运更了解李如松自己。
毕竟,当初在九州攻略的时候,沈运所做的一切事情的大前提,就是将丰臣秀吉入侵朝鲜的可能,全部扼杀在腹中。
若是九州统一,那么,丰臣秀吉就不会派大军进攻九州岛,或者,在一个统一的九州的抵挡下,面对着丰臣秀吉的攻势,不再是一边倒的格局,至少,桂姬他们可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和更多的权利,而没了大一统的九州,入侵朝鲜的事情,就不会发生,甚至在这个过程中,桂姬他们都可以熬死丰臣秀吉。
而没有了倭国入侵朝鲜,那么,自然就不会有壬辰之战,而原本在这场援助朝鲜抗击日本的战争中大放异彩,青史留名的李如松,或许就没有那么光彩夺目了。
在历史上,两次对倭国作战,李如松都是统领大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因为这两次对倭作战,此后百年内,整个亚洲地区,都奠定了和平的基础,如果历数明朝中期的名将,戚继光是,俞大猷是,李如松也绝对是!
不过,沈运在倭国的这一番作为,显然是将丰臣秀吉的进度推迟了,今后的局势怎么发展,还很难说,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是沈运在剥夺李如松这位名将的光环了。
“请,立刻请李总兵进来,还有,来人,去叫人整治一桌能整治到的最好的席面,我今天要和李总兵把酒言欢!”
沈运吩咐下去,连身边的家丁们都有些吃惊了,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自家老爷回如此器重这么一个人,而老爷兴奋紧张的样子,都有点象他们当初第一次见到老爷时候的样子了。
他们不知道,这就偶像的力量,沈运在这个时代,他心里能称得上是偶像的人并不多,或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