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节(1 / 7)

康熙依稀记起, 前阵子二福晋的丧信报了上来,富达礼是福晋的亲兄弟,眼下身上应该有服才是,怎么竟不知避讳, 过来畅春园了呢?

“回皇上话,富达礼大人带着子侄,此前看起来好像是受了点儿……伤!”

康熙两道长眉当即斜斜地竖起:是什么竟能让富达礼大冷天里摸黑奔二十里地跑到畅春园来?

“传!”

一旦涉及八旗防务,皇帝本人立即将传膳的事儿给忘了,紧急传召富达礼。

石咏跟在富达礼身后,他事先没有任何准备,几乎是被富达礼拖上马便是一通狂奔,在这冬令日暮时分,奔到畅春园的时候他几乎手足僵硬,根本没法儿动弹。可是再看看富达礼与李寿都是好端端的,石咏就有些欲哭无泪,心想:体能训练……很重要啊!

早先他被九阿哥的人劫走,李寿那小子在胡同口看见,便默默地跟在后面一直跟到九贝子府,然后又一路疾奔赶到正白旗旗署传讯,又紧跟着富达礼一路疾驰来到畅春园外,眼下就跟没事儿人一样。

说来李寿以前在正白旗旗署习武,所以这回急切之间,头一个想到去求援的人,不是十三阿哥,也不是石咏的好友贾琏薛蟠等人,就是富达礼。

而石咏此前也从未见过富达礼的这一面,如此血性,说拔刀就拔刀,出手干净利落,没有半分犹豫。

在来畅春园的路上,石咏将九阿哥所说的,转旗籍至正蓝旗的事儿说了一遍。他觉得九阿哥未必是当真,也许只是威胁,通过这个来判断石咏的态度,看他有没有可能投诚靠向九阿哥,为其所用。

但是富达礼却告诉石咏,届时一上来就先咬住旗籍的事儿,不要说别的。

他们在畅春园外候见,等了很久,有内侍过来将富达礼与石咏两人传了去,两人到了清溪书屋门口,魏珠出来,见到富达礼与石咏的形容,皱了皱眉头,轻轻一打手势,立即有小太监捧了热的手巾子上来,石咏接过,将脸上早已干透了的血迹洗了洗。面圣时忌衣冠不整,仪容不洁,石咏得魏珠这样的待遇,算是老相识彼此帮忙了。富达礼则将最外面套着的一件细麻布素服脱下。两人彼此看看,见身上的血迹都去了大半,但还是能看出蛛丝马迹。

少时,富达礼与石咏被宣进清溪书屋。两人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石咏明白伯父的意思,在这世上,皇权至上,便只有皇权才能制住皇权。于是他老老实实地跟在伯父后头行礼。

然而他们这一对伯侄两个的样子,落在康熙眼中,却格外令老皇帝胆战心惊。两个人看上去都没有大碍,但是富达礼的袖口、靴子上全是渍成暗棕色的血迹。石咏看去眼下发青、精神短少,脸上显然被擦过一把,可这完全是欲盖弥彰,他的脖子上、衣袖上,甚至脸颊侧面,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