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也不催促,连忙上前又倒了一杯茶,默默地退到一边。
赵贤生于皇家,所受教育的方式和普通士子不同,一般翰林院官员给皇子上课,分为日讲和经筵两种。其中虽然也会讲四书五经上的东西,但是更多的是讲为君之道、为主之道,以史为鉴等等,并不需要去揣摩时文,讲究格式韵律。如果说一开始看一两篇策论还觉得可圈可点,越看到后面又都是同一题材、大同小异的文章,就越觉得味同嚼蜡,况且事实上也确实是越到后面文章越不好。这也是为什么马丛文会冒着风险将林清的卷子放到最末的原因。
可马丛文千算万算,没算到赵贤怕永康帝至斯,硬着头皮也要把十份卷子全部仔仔细细地看一遍。
又花了一个半时辰,赵贤才读完了九份卷子,揉揉眉头,继续摊开第十份卷子。小谷子见赵贤已经在打哈欠了,连忙将茶水放置在赵贤手边,赵贤也拿起来就想喝。可是这个端茶的动作却静止在了那边,一直等到读完了林清的文章后,才重重地放了下来。
林清的文章,就算是那些官场上的老油条看了,都忍不住热血沸腾,恨不得将里面的方法一一拿来试验,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更何况是太子这样刚及弱冠的年轻人了!看完赵贤只有一个想法——此人当得第一!
赵贤立即将林清的这篇文章置于最上面,想了想又放到了第四位,这才将卷子整理好,放于托盘上,和小谷子一起往乾清宫走去。
刚到乾清宫宫门口,太子就被刘全刘公公拦了下来:“太子殿下,此刻不宜进去,皇上正在和王道长炼仙丹呢!还请去偏殿稍等片刻。”
赵贤知道,一旦他的父皇炼起了仙丹,那么就意味着要等不少时间,一炉仙丹至少要炼制三个时辰,他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练的,但是此刻也只能在偏殿干等着。
这个王道长是一名常伴永康帝左右的得道之士,传闻可与天上仙人通话,可开天眼,观人十分之准,十年前被永康帝招进入宫,十分得永康帝信任。
索性这次太子等的时间不是很长,大约一炷香的功夫,他便被请到了乾清宫内殿。
永康帝看上去神色不是很好,语气也是不耐:“说吧,有何事?”
赵贤心中忐忑,连忙上前行礼道:“参见父皇,儿臣将殿试的卷子呈上来了。”
永康帝此时确实不快,刚刚王道长炼制的一炉仙丹还是没有成,此刻他的心神都扑在了炼制仙丹上,对这些新晋贡士的事情没有半分兴趣。
但是想到自己出的题目,还是拿起了上头的一份卷子看了起来,看完后也只是觉得尚可,刚刚想看第二份卷子,却听到外面有个小太监喜形于色地进来禀报:“回皇上,王真人的仙丹,成了!”
永康帝“哗”地一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