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与“听命”相比,天差地别。
是以,陆锦惜只当没看见方少行的轻蔑,在心底斟酌了一番措辞,才回了九门提督刘进。
“朝野之事,我一介妇人,并不很懂。”
“刘大人一时意气之争也好,深思熟虑也罢,堵了这许多官员大臣在道上,是您的选择。诸位大人领的是朝廷俸禄,三五天不动,冻不坏饿不死。”
众人一愣,随即便有不少人露出了愤愤之色。
永宁长公主也是眉头微微一挑,有些诧异,就连方才那轻蔑的方少行,都一时错愕:她在说什么?
陆锦惜自然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却并未对他们解释半句,只依旧叙说,娓娓道来。
“可是这一条街上,尚有贩夫走卒,平头百姓。小小一家,做点买卖,跑跑腿脚,以此糊一小家之口。”
“大将军半生戎马,刘大人亦出生入死。无数将士,头颅一抛,热血尽洒,甘以性命相换,为的不就是一个太平盛世,能让他们求个生计,过个安定日子吗?”
“可如今,您为的到底是什么?”
“……”
满地的安静。
谁都没有想到,所谓的“一介妇人,不是很懂”,竟然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来。平实朴素,却打动人心……
刘进愣住了。
他这个时候,才下意识地向着周围望去:街道最不起眼的边角里,是推着小车的商贩,是拿着面人的孩童,是提着药包的老妇,是一身寒酸的士子,是扛着货物的脚夫……
于是,恍惚就想起了。
昔日,是他们,在长安街上,夹道相迎,开出陈年的美酒,捧来新摘的瓜果,簇拥着他们,满面笑颜。
如今,还是一样的人,却都换了忧心与惊惧,藏在不起眼的角落里看着。
那一瞬间,刘进羞愧难当。
陆锦惜却有些沉重。
她其实不过瞧见旁边百姓,随口一试,谁想到,这一群沙场上卖命的,竟都动容。
薛况的旧部……
她暗暗一叹,放和缓了声音,续道:“再大的事都会好的,总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还请刘大人,先尽快调遣换防之事,其他的再想也不迟。”
“末将遵令!”
下意识地,刘进便抱拳应声,可等到话出口,他才意识到:对大将军夫人,是不必用“遵令”这个词的。
一时自己都愣了一下,但是也不及多想。
他是堂堂七尺男儿,出外打仗,吃的都是老百姓们纳的粮,更知道半生峥嵘到底为了什么。
如今有不妥,早早改了就好。
大将军夫人说得很对:总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回头找个没别人